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渤海潮 >> 长城时评 >> 时事快评

学习“太行新愚公”思维 走实科技扶贫路

来源: 长城网 作者:安冉 2016-06-16 08:14:46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李保国同志的先进事迹经媒体报道后,震撼力无数人的心灵,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在他的指导和帮助下,太行山区百万亩荒山变绿,10多万农民脱贫致富,他用35年的坚守,为改变贫困山区落后面貌创出了一条“科技扶贫”的新路。

  李保国同志在帮助太行山群众脱贫时,是如何找到“科技扶贫”之路的?缘于从农门走出的他,大学毕业后把实验室放在山区,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每年在太行山、燕山“务农”200多天,把向农民传授新技术作为主业。

  制定扶贫策略与当地的生态环境相结合。1996年,李保国根据岗底村以大山陡坡为主、土地稀缺的实际,果断决定带领村民把漫山大石头的山地改造成水平梯田,解决了土地不足问题,并且改造成了富岗苹果的生产基地。面对临城县城北狐子沟无土无水的现状,经反复观测后,他指导农民开山换土,开出了“种植省水易管理”的良方,带动一万多农民走上致富路,演绎了绿岭核桃的传奇。鲜活的事例说明,只有紧密结合当地资源禀赋、自然条件,因村制宜,科学施策,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才能为实现精准扶贫、科技扶贫开好局、起好步。

  推广新技术与农民得实惠相结合。一项农业新发明、新技术问世后,人们起初往往持观望、怀疑态度。当年李保国在岗底村倡导苹果套袋时,村民一直投了反对票,为消除大家顾虑,他自掏腰包买来16万个纸袋供免费试用,并作出口头承诺,最后村民才领走一半纸袋。结果,套袋苹果为农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苹果套袋技术随之广泛普及。正像李保国说的那样,“老百姓认准的,你拉都拉不回来,但是老百姓不认可的时候,你抹蜜他都不吃。”在推广一项成熟的新技术过程中遇到阻力时,要让农村在与传统种植模式或做法的比较中,看到实实在在的优势和收益,新技术、新模式最终会在农业生产中固化下来,进而成为增收致富的有效抓手。

  带动扶贫志愿者与培训农民相结合。李保国亲自手把手、面对面、挨家挨户地教授技术显然远不能满足农民对技术的需求与渴望。个人的时间、精力毕竟有限,于是他组建了以他的学生为成员的“扶贫志愿服务队”,开展科技扶贫志愿服务。不仅如此,30多年间,他经常性开办培训班,发现培养技术员,参训农民数以万计,实现了新技术成几何数的被复制、广覆盖。由于李保国富有远见的长期技术帮扶、从点到面的培训计划,使当地农民不再是单一的身份,而成为一种职业,一种技术职业,让太行山富民增收的画卷越绘越美。由此可见,只有广播科技的种子,才能让扶贫的星星之火互相映照,形成燎原之势。

  李保国不计名利,不顾病体,为自己钟爱的扶贫开发事业献出了58岁的生命,他开创的科技扶贫思维、模式必将继续造福太行人民。当前,河北省面临着较大的扶贫压力,还有三百万的贫困人口需要脱贫。只要每一位扶贫干部用心去学习和借鉴李保国同志无私奉献的精神和扶贫的聪敏才智,就一定能胜利完成扶贫攻坚的神圣任务!(安冉)

关键词:李保国,太行新愚公,科技扶贫

责任编辑:芦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