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渤海潮 >> 时政经济

巡视“新词”让腐败暗疾无所遁形

来源: 北京青年报 作者:樊大彧 2016-06-04 09:14:06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近日集中公布中央第九轮巡视的反馈情况,本轮巡视覆盖了中宣部、国家发改委等32家中央单位,同时对辽宁、安徽、山东、湖南4个省“回头看”。十八大之后的中央巡视中,巡视清单曝出“能人腐败”、“山头主义”、“团团伙伙”、“近亲繁殖”等新词,本轮中央巡视已经晒出的问题清单中,也出现了一些新词,如“酒桌文化”、“阴阳批件”、“迂回型权钱交易”等,均直揭多种官场暗疾。

  十八大以来,在中央不断加强反腐败力度的过程中,中央巡视组已成为震慑、打击腐败的重要力量。巡视制度的历史源远流长,我国当代的巡视制度在吸收传统文化制度理念的同时,也在探索中求完善,以创新促发展。近年来,中央巡视组的巡视工作创新不断,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在巡视方式上有多项创新,如采取“专项巡视”——哪里问题反映强烈,就到哪里开展巡视;对巡视过的地区或部门“回头看”——回马一枪,直击要害、枪枪见血。除了这些制度层面的创新,中央巡视组在具体工作层面的一些创新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不断推出“反腐新词”。

  这几年中央巡视组推出的“反腐新词”有,“苍蝇”式腐败,指一些基层干部的腐败行为影响很坏;“小官巨腐”,指一些乡村干部腐败问题凸显;“吃里扒外”,指一些部门或央企人员靠山吃山、靠路吃路;“一家两制”,指一些领导干部亲属子女经商办企业、内外勾结官商一体;“红顶中介”,指一些协会、商会通过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牟取暴利,等等。

  语言是思维的外在体现,巡视清单中的“反腐新词”,在措辞上不留情面,体现了中央推进反腐工作的坚定决心和壮士断腕的勇气。这些新词一针见血点明了现实问题,这种概括能力本身,也体现出巡视工作发现问题的水平在不断提升。同时,在巡视清单中频频出现非常生动、接地气的“反腐新词”,这种文风的转变,也有利于相关部门查清“病因”、找准“病根”,有利于广大群众“按图索骥”,对领导干部进行有力有效的监督。

  中央巡视组发布的“反腐新词”,其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的程度越高,对贪腐行为的打击就会越准,“新词”的震慑作用就越高。“反腐新词”的作用如同传统摄影中的定影液,它将曝光后的贪腐丑态固定下来,让其难以遁形,便于监管。当然,各种贪腐分子不会坐以待毙,他们的腐败行为会不断变形并借此逃避监督。这就需要中央巡视组对各种腐败苗头保持高度敏感、紧盯不放,不断对其予以沉重打击,并以最恰当的词语为最新变异的贪腐病毒定义定性。这样,中央巡视组每一次公布巡视清单,都如同杀毒软件更新其病毒库,升级后的反腐“杀毒软件”,将给整个社会带来更安全、更清新的运行环境。

  中国的反腐斗争已取得显著成效,但反腐倡廉工作依然任重道远。让反腐的话风文风富有感染力和穿透力,将让更多受众自觉接受并产生强烈共鸣,这无疑会让反腐风暴增强高屋建瓴的景观和势如破竹的效果。在这场持久战中,有关部门应该不断创新反腐“战法”,让公众更加积极广泛地参与进来,让心存幻想的各类贪腐“病毒”携带者彻底绝望,并最终趋于消亡。(樊大彧)

关键词:巡视,腐败,监督

责任编辑:芦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