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渤海潮

反逼婚广告和逼婚警告,都在各说各话

来源:红网 作者:郑渝川 2016-02-12 08:38:1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近日,人流稠密的背景地铁东直门站出现了一则广告,上面写着“亲爱的爸爸妈妈别担心,世界那么大,人生有很多种,单身也可以很幸福”。据悉,发布广告的是由一群年轻人组成的反逼婚联盟”,参与者都有过被“逼婚”的经历,因此在网上发起众筹来广告费,得到了不少年轻人的积极响应。据此前发布的《中国逼婚现状调查报告》,逾七成受访者曾被父母“逼婚”,25至35岁的青年压力最大,被“逼婚”率高达86%。(2月10日新华网)

  借助众筹来发布反逼婚广告,这不失为一项积极的尝试。“单身也可以很幸福”这句话,可以理解为自嘲,当然也会是一部分单身者的确实心声。

  结婚这件事,急是急不来的,即便有意愿结婚的人,经反复催促,也可能乱了阵脚,匆忙之下做出并不理性和匆忙的选择,最后造就并不幸福的婚姻。反逼婚广告表述的观点,核心就在于尊重个人选择,留足选择空间——这样的愿望如果能得以满足,不仅可以让确实无意或无意过早步入婚姻殿堂的人减少焦虑,而且有意结婚的适龄者也更可能从容迎来婚姻选择。

  但是,我们这里所谈的反逼婚广告的作用,很难发挥。具体就这则反逼婚广告来说,发布在北京的东直门地铁站,这是当地多条地铁线及机场线的换乘站,尽管有着巨大客流,然而站内空间开阔,单个广告灯箱所可能获得的关注会有多少,这很值得怀疑。并且,北京东直门站的往来客流,与逼婚群体的异质性是很明显的,如果是北京青年的父母,未必会通过东直门站坐车,注意不到这则广告;如果是外地青年的父母,直接看到这则广告的概率更接近于零。

  自然,这则广告经过媒体报道,具备了向逼婚群体传播的可能。问题是,反逼婚广告所阐述的观点,从一个个个例中抽离出来,拿来讨论,会让人觉得很有道理,但切入到具体的个例中,却不再具有那么强的说服力。

  在年迈的父母看来,是否选择结婚不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结婚过晚、结婚不要小孩也不是一个具有合理性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因为上述选择,本身有悖于传统的婚育观念。父母有理由担心子女拒绝结婚、过晚结婚,就将始终处于一种另类化的生活状态,不仅更可能拒绝履行传统意义上的赡养义务,而且会让拒婚者自己迎来很不幸的中老年生活前景(孤孤零零,无人照料,无人养老)。“世界那么大,人生有很多种,单身也可以很幸福”这句话,不符合拒婚者父母的经验常识。

  而今,一部分人之所以会认为“世界那么大,人生有很多种,单身也可以很幸福”,是相信社会化养老体系,可以对子女赡养父母形成有效替代。我国政府也已出台了明确的激励政策,鼓励社会化养老体系发展。但要看到,较高覆盖水平、较好保障水平的社会化养老体系,依旧无法避免无子、独居老人遭遇极端气候、治安等多方面问题带来的风险。

  1995年7月,美国芝加哥的气温连续多日超过37.78摄氏度,创造了历史纪录,数千人因为中暑所引发的各种疾病住院,更有739人非正常死亡。纽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埃里克·克里纳伯格在其名作《热浪:芝加哥灾难的社会剖析》一书中就分析指出,因高温、疾病而孤独死亡的人多为独居老人。因为恐惧暴力犯罪,独居老人害怕独自出门;政府提供或资助建设的老年公寓,让独居老人脱离了毕生生活的社区环境,社会交往变得更为困难。膝下无儿无女的独居老人境况最为糟糕。值得一提的是,当时,芝加哥市拉丁裔美国人社区的死亡率最低,就源于拉丁裔美国人的家庭成员较多,且多代人共同居住生活,可以就近照料。从这个意义上讲,逼婚者发出的“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警言,也是不无道理的。郑渝川/文

关键词:

责任编辑:孙向向

相关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