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渤海潮>>即兴发言

复试改分数暴露了多少考研潜规则

来源:长城网 作者:芦静 2015-12-23 08:34:22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导语:近日,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方流芳在微博称,该校中欧法学院2014年研究生招生复试中,两名考生复试总分未超过60分,按学校规定不可录取,但经私下更改复试笔试考分而被录。记者调查发现,两名考生的复试笔试答题纸进行过修改,在每道题分数未变的情况下,总分栏上均被阅卷教师拔高了15分。对此,中国政法大学21日回应称,将对相关情况进一步调查核实,如发现违规违纪情况,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研究生复试成绩想改就能改?

  有可能是真的

  如果你在大学校园里面走一走,或者在网上考研论坛上看一看,很容易发现一些关于“考研改分”的小广告,这些广告宣称可以帮考生修改成绩。稍有社会常识的人都知道,这里面多半是骗局,专家也一再通过媒体呼吁不要轻信,因为考研阅卷的程序极为严密,不可能出现改分之事。现在看来,我们的专家和公众想象力都太不够用了,那些“考研改分”的广告里,说不定真有一两个“神通广大”、能办成事的。

  虽然法大有着冠冕堂皇的理由,比如本来就没用完招生名额,言下之意是虽然照顾了两个人,但并不损害其他考生利益。但改分就是改分,这一行为的恶劣程度,不因为其未产生严重后果而有任何减轻。这背后暴露的问题更是触目惊心。院长一句话,判好的卷子可以加分,系统内已经输入的分数可以改变,这里面还有严肃性可言吗?如果连白纸黑字的笔试卷子都能作假,那么全凭主观打分的面试,暗箱操作起来岂不更加如鱼得水?那么可以想象,只要有人打招呼、递条子,都可能改变原有的考试结果,让特定的考生得到照顾。(段思平)

  存在暗箱操作

  研究生复试阶段属于学校自主招生,但也并不意味着学校想给哪个学生打多少分就打多少分,想给谁改分,就能随意在卷子上涂改。对于考研复试阶段的复核改分,教育部门有着严格的程序设置,岂容僭越?校方如果确实发现偏差、错漏,必须改分,那么也要先向考生公开,并讲明为何改分、改多少分、道理何在。另外,改分之后至少要存档和申报,一步步“走程序”。

  对此次改分事件,阅卷老师认为,“给两名学生加分不涉及他人利益”。即便不涉及他人利益,此事却令我们看到,原来在考研复试过程中,居然能出现随意改分的奇葩事。设想一下,若不是方流芳教授出于义愤将此事曝光,这样见不得人的“潜规则”,还不知道被蒙在鼓里多久?而放眼全国,到底又有多少学校在考研复试中存在这样随意改分的现象,这也是“细思恐极”。

  相对而言,研究生复试成绩复核,学校的主观性因素较大,但之前媒体、公众对此关注度不够。每所高校的研究生复试成绩到底如何复核,既缺乏程序透明,也缺乏公众监督。也正因此,难免令研究生复试复核成为阳光照不到的角落,既给暗箱操作带来便利,也易引发舆论质疑,并最终伤害公平、正义。

  背后暴露的问题触目惊心

  相关人员规则意识淡薄

  这么多条正规渠道可以走,法大中欧法学院却偏偏走了旁门左道。这反映出来的不是什么技术操作上考虑不周,而是一个理念上的问题,暴露出相关人员规则意识的淡薄。这样简单直接的做法看似具有“高效率”,却是以践踏考试规则为代价。考生的分数说改就改,那还要考试作甚?学院大可以按报考第一志愿的考生、校内调剂生、校外调剂生这三种身份直接排个座次,或者更“周到”一点,帮学生把导师也定了,这样大家不就都省事了吗?

  眼下,教育改革赋予高校招生越来越大的自主权,如果高校借此干些诸如替考生改分、帮关系户入学的勾当,那势必会削弱教育改革的正义。而教育的问题解决不好,未来就极有可能演变为严峻的社会问题。法大是法学教育的殿堂,更应懂得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如果在研究生新生入学第一课上,学校教给学生的就是暗箱操作,是两个电话就能改变规则,那不免让民众为他们以后如何捍卫法律威严捏一把汗。(庹新岗)

  考研复试的不公平

  这无疑很容易让考生联想到另一种火爆的“生意”,即在研究生复试前期,不少机构都明目张胆地打出广告,即对复试包过明码标价,而上述新闻无疑坐实了他们的把握和底气。与此同时,从研究生复试结果来看,我们也看到了一些极为反常的现象,比如有考生单科线没过,却也来参加复试了;有的考生初试分数极高,按照正规流程参加复试却最终落榜了;还有的考生压线过了,最后却冲到了前几名……此次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曝出的考研复试乱象,在某种程度上,无疑再次冲击了考生乃至社会对考试公平的信仰。

  对于考研复试的不公平,想必不少人都有所耳闻,尽管如此,我仍旧想说的是,通过上述新闻所暴露出的一些细节,不难发现在这一研究生复试过程中,保障公平的程序和制度设计,已然近乎被完全架空——以往,人们认为研究生复试的人为操作空间,可能都在面试环节,因为面试打分即便公开透明,但人为随意性太大,而笔试则是匿名改卷且成绩输入后不能修改。这样的制度设计,对规避人为操作起到了很大作用。但在该新闻中我们看到,改过的试卷,还是可以回过头来重新判分的,甚至输入系统后的分数只需上级一句话,都可以再次改动。在这样的逻辑下,今天可以为了各种看似合理的理由而违规操作,那明天有人打招呼、递条子,对考研公平的破坏岂不就是随便一句话?

  此次被曝光的研究生复试中的不公平,主要还是相对于其他录取的研究生而言的。诚然,招生计划名额没用完是一种浪费,并没有挤掉其他本该录取的考生,但修改过成绩的学生,也直接冲击了被正规录取考生的排名,而这些排名关乎他们的切身利益,比如获得学业奖学金的等级、选择导师的先后顺序,等等。而且,凭什么这两个考生的试卷要重判?其他已经过线的考生,或许原先判的还更低呢?在此语境下,这种违规录取的行为,还有什么道理可讲?

  不管出于怎样的目的,研究生复试都必须严格恪守程序规则,必须一碗水端平,千万不要让那些努力付出的考生,最后败给某些领导的一句话上。(张松超)

  拿什么防止研究生改分事件重演

  近年来,针对高校自主招生改革的探索,舆论一直有质疑,担心在目前行政治校的办学环境中,给高校的自主权会被滥用。我国高校本科招生只给了部分高校5%的自主招生比例,而且,自主招生权只是给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学生一定的录取优惠,但自主招生却闹出严重的腐败丑闻。而研究生的招生,高校一直有一定的自主权,即在国家统一测试基础上,对达到复试线的学生进行复试。对于复试,也有考生质疑不像统一测试那样公平,为此,很多高校都制定了明确的复试规定和标准,希望改变社会舆论存在的高校复试太过主观的印象。

  但制定规定和标准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如何执行规定和标准。在欧美等国,大学的招生标准是由独立的招生委员会制定并监督实施的,整个过程公开、透明,学校行政力量不得干扰招生,但在我国,目前学校办学实行行政治校,对于招生这类教育事务,行政力量可以方便利用手中的行政权力加以干涉。像政法大学这起改分事件就很让人担忧,院长给老师提出改分的要求,老师就改了。这一次,他可能是考虑要完成招生计划,下一次呢?退一步说,就算这两名学生很优秀、学院院长认为评分存在问题,也应该采取规范的流程进行。包括公开申请对试题进行重新评阅,而不是私下给阅卷老师提要求,或者基于复试中笔试成绩很低,复试不及格的现实,对学生的能力进行重新评价,申请破格录取,并进行公示。

  只有制约行政权力,才能让高校的自主招生获得社会认可。我国大学应该按照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推进行政权和教育权、学术权的分离,这样才能让高校用好办学自主权,推进教育改革深化进行。对于这起事件,中国政法大学应该组成独立的调查机构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追责,同时还要对目前招生规定的执行情况进行反思,建立防止行政力量干预招生、破坏规则的防火墙。(熊丙奇)

  (据中国青年报、新京报、京华时报、长沙晚报等)

关键词:考研复试,改分,自主招生

责任编辑:芦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