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贵在“精准”
●汪金友 最近刚刚召开的中央扶贫工作会议,提出了很多的新思路和新要求。其中有一条,我觉得很好,那就是“精准扶贫”。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 说到“精准扶贫”,很容易让人想起身边的扶贫对象。有很多的家庭,确实很贫困,非常需要社会救济。但也有很多的人,看似并不那么困难,有房有车有工资有收入,却依然在享受低保。 报纸上曾有一条消息,说西部某省在一次核查中,就发现7万个不合标准的低保对象。有的自己做生意,家里买了几套楼,却依然吃低保。还有的基层干部截留、卡扣扶贫款,盖一个章,就要50元甚至100元。 我国的扶贫工作,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通过30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创富机会增多,收入普遍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越来越少。 但扶贫也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即便是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也有很多的贫困人口;即便是贫困落后地区,也有很多的高收入家庭;即便是贫困户中,也有很多人具备脱贫和创富的能力。富裕的不一定总是富裕,贫困的也不一定总是贫困。 由于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导致很多的扶贫项目指向不准,大量的扶贫资金被冒领和截留。一方面,一些地方和单位弄虚作假,虚报冒领,挤占、浪费和贪吞国家扶贫资源;另一方面,人情扶贫、关系扶贫和权力挤贫的现象普遍存在,造成应扶未扶、扶富不扶穷等社会不公,甚至滋生腐败。 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户的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的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一般来说,精准扶贫主要是就贫困居民而言的,谁贫困就扶持谁。 其一是要精确识别,这是精准扶贫的前提。通过有效、合规的程序,把谁是贫困居民识别出来。其中包括群众评议、入户调查、公示公告、抽查检验、信息录入、动态监测等内容。有了精准识别,才能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确保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以便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 其二是精确帮扶,这是精准扶贫的关键。确定了“扶持谁”以后,就要明确“谁来扶”和“怎么扶”的问题。这次中央扶贫工作会议提出的“五个一批”工程,思路非常清晰和实际。即通过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贫困的原因和情况千差万别,扶贫也要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其三是精确管理,这是精准扶贫的保证。精准管理的关键,是精细和公开。调查、计划、措施、台账要精细,扶贫的对象、款物、过程、结果要公开。对于挤占挪用、层层截留、虚报冒领、挥霍浪费扶贫资金的,一定要从严惩处。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现在距离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只剩5年的时间。从“扶贫”到“脱贫”,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却有很多的路要走。 |
关键词:扶贫,精准,小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