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渤海潮>>即兴发言

先文保再立项,期待“磨”出文保范例

来源:长城网 作者:芦静 2015-11-29 08:38:19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导语:据国家文物局网站消息,国家文物局“暂不同意南京地铁5号线选线规划设计方案”,要求对选线方案和文物影响评估方案进行补充和修改。南京地铁集团回复称,已经按批复要求开展论证,补充报批材料。此次是南京地铁建设首次“先文保再立项”。

  地铁就该提前为文物让路

  不过是回归常识

  这几年,以地铁领衔的城市建设在大江南北的许多城市铺开,在经济下行和“GDP至上”的双重影响下,这些大规模城市建设由于能产生立竿见影的即时收益,而屡屡僭越了一些常识。在“城市建设”这个大家庭里,“一切为城建让路”的领导意志、政绩观念举足轻重,于是乎,低矮的百年老宅以“有碍观瞻”的名义被推倒,斑驳的古老遗址以“无利可图”的借口被彻底抹平,千年的古墓以“不合时宜”的理由被匆匆移走。仅仅2014年一年,全国就陆续发生了南京违规“复建”太平门事件、广东梅州大规模拆除传统民居事件、北京天宁寺内加盖违建事件、青岛德军要塞被拆毁事件……打个比方吧,这就好像一个家庭,故去的老祖宗被从记忆里抹去,不给后代留下任何家族的传承印记,您说,当孩子们长大了,还有对长辈、对祖先、对家族、对历史的敬畏和尊崇吗?无根的浮萍注定风雨漂浮,无家的犬只注定流浪恐惧,植物动物尚且如此,何况人类?那些历史痕迹、文化遗产就是人类心灵和灵魂的精气神,没有了它们,再高大上的建筑、再美轮美奂的景观,都不过是无根的浮萍、无家的犬只罢了。

  再回来看看南京这次“文保叫停地铁”一事,竟然成了新闻开了先河,可见之前在“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上,有多少地方颠倒了次序、忽略了常识。如今“文保先行”只不过是回归常识、回归本源。就像诗中所说:请放慢脚步,等一等你的灵魂;请回眸远望,看一看走过的路;走得太快难免会摔跤,走得太急难免会错过最美的风景;终点永远在前,但它不是目的,一路上的风景与幸福才是终极归宿。

  世间最难莫过于“知行合一”,很多道理连懵懂少年都懂,这就是常识的知晓,但要把这些常识付诸行动,往往就“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甚至南辕北辙了。牙齿乱了得戴牙箍矫正、树干弯了得撑立柱扶直,同理,常识要推行也得使些狠招,蜻蜓点水只能治标不治本。

  由此,不妨呼吁,类似“城建向文保低头”之风来得更猛烈些吧。(马九器)

  是城市的长远价值所在

  当前,各地都想办法在地铁和文物两者间保持平衡,南京此次的规划方案也进步不小。可现在依旧残存着一种思维,即认为是文物挡了地铁的路,并以此为前提进行规划,文物不得不退避三舍,只好采取次优保护措施。可是,文物早就存在,地铁才是冒昧的闯入者,是它堵塞了文保之路。南京地铁1号线2005年运营,到5号线选线规划设计,只用了10年时间。而罗马为修建地铁,提前考察论证10多年。对比之下,文保短板一目了然。

  在文物面前,地方政府只有相对克制,才有可能实现平衡。但在政绩冲动面前,文物常常首当其冲被牺牲,国家文物局和民众根本拦不住。如何让法规和民意提前,也是南京地铁规划修改的应有之义:一是要有耐心,别为了追求工程进度降低文保力度,像杭州地铁工程那样,在新方案中提前为183处文物让路。二是别断了文脉和记忆,认真听听民众的说法,充分的讨论才能博弈出完善的方案。

  地铁和文物狭路相逢,让路的必须是地铁,胜出的应该是文物,这不光是南京的燃眉之急,更是城市的长远价值所在。(赵查理)

  期待“磨”出文保范例

  是对一项存有遗憾的优良方案做老好人,还是认真查找问题,及时补漏,从而令最后出炉的方案更科学,更权威,面对复杂、突发局面时更能化解危机、扩大文保赢面,国家文物局做出了正式回答。这样的回答是民众希望听到的,也符合江苏、南京有关方面的初衷。

  南京地铁5号线,全线涉及183处文物点,包括具有历史地标性质的明城墙、朝天宫,所谓“对南京千年文脉影响最大的地铁线”,不能不加以十二分的小心。文物一旦遭到破坏,就再无弥补机会,而地铁建设可以为文物绕路、延期已经是共识。

  近年来,福州为抢地铁进度令考古提前结束,以及多个地方不经文物部门审批就大肆施工从而破坏文物的反面事例,让人更加认识到文物部门实行铁腕审批,并且常态化、制度化的必要性。

  其实南京城建规划,对文物保护一直很重视。从地铁1号线到地铁4号线,南京地铁为文物“让位”已经不是头一回。5号线方案被打回,再次提醒我们,对城市文物保护,不仅要注重眼前和当下,还须防患于未然。

  在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这一严峻考题下,希望南京精心打磨,拿出更好的方案,“磨”出一个文保范例。

  城市化进程别忘了文化传承

  如今,中国的城市规划者们又站在了一个十字路口:一边是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电动汽车等看得见的新一轮城市现代化方向,另一边是已经存留不多的城市文化标记。这两者是否无法兼得呢?

  中国今天面临的问题,是西方社会上世纪60至70年代也曾经面临的选择。在西方社会看来,城市建筑不仅仅是人类的居所,同时也是人类文化的象征和留存。上世纪60年代通过的《威尼斯宪章》中,城市建筑被视为“文明的见证物”。基于这一衡量标准,欧洲、美国及日本将“保护”置于“现代化”之前。一方面,鼓励使用者修缮和维护老建筑,允许其在不破坏外观的情况下进行现代化改造。另一方面,城市规划有意实现新城区与老城区共存,主要商业活动放在新城区的做法。在美国华盛顿,从阿灵顿国家公墓到国会山一线,几乎看不到新式的高层建筑,该城市的商业区在两旁的三个街道以外。在日本,城市的现代化体现在细微之处,老城区的路灯、电表等同样实现了智能化。

  西方社会在进入后现代化后没有丧失方向,一定程度上也归功于这些留下的文化标记。在这些国家,今天青年人能够和其祖辈坐在同一家酒吧喝酒,坐在同一个球场看球,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文化传承。中国未来同样将面临后现代化问题。如果现代化只是意味着革故鼎新,那么一旦现代化的速度放慢,人们将为目标缺失而惶恐。充分接纳、包容历史才能让现代化走得长远,这需要城市管理部门在改变城市面貌时三思而后行。

  (据京华时报、广州日报、浙江日报、中国江苏网等)

关键词:地铁,文保,城市建设

责任编辑:芦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