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文艺创作与市场的关系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一年后的2015年10月14日,这篇重要讲话公开发表。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了当前文艺领域存在的一些怪现象,严厉批评了低俗、浮躁、价值观缺失以及铜臭气等不正之风,针针见血,直指现实。 文艺工作中的这些突出问题,日益受到读者观众和批评界的诟病,对诸多相关作品的争议不断。从相关讨论声中会发现,人们普遍认为,当前文艺界不良风气的一大症结,就在于“一切向钱看”的强势市场逻辑。在一些从业者看来,既然市场实际上为那些低俗劣质的作品“埋了单”,只能说明这样的作品迎合了相当大一部分人群的口味,市场的总体审美水准并不高。 利益问题的确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文艺精品的问世,但如果就此将原因完全归结到体制甚至观众身上,则是对“市场”含义的严重误解与扭曲。本质上,市场为激发文艺创作的活力提供了条件,但走向市场、接受市场的检验并不会直接构成文艺创作放弃品质追求的原因,将市场效益完全等同于文艺创作的价值高低,也是一种狭隘的认识。 一个尴尬的事实却是,一方面是不断刷新纪录的高票房、高收视率,另一方面却是观众的普遍不满。在商业上不可谓不成功,但叫座不叫好的局面不能说赢得了市场。除了花钱买票,市场更具备了评价与筛选文艺作品质量的功能。事实上,当前国内文艺市场的繁荣景象来源,与其说是创作活跃、品质优异,不如说是人民群众巨大的文化需求呈现出的规模效应。 在这样的背景下看观众的处境,就不难发现其实他们并没有太多的选择余地。粗制滥造的影视剧充斥屏幕,观众只能被动接受制作方的“菜单”,即使并不喜欢,也很难找到其他选项,真实的需求无法通过现有的市场供给展现出来。如果就此判定市场就是偏爱低俗和毫无营养,甚至价值观严重扭曲的拙劣作品,显然是依据不足。 文艺作品可以是商品,但其价值绝不止于在市场上换取多大的利益。从当前着眼,文艺创作的服务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为他们提供优秀的精神食粮关乎公共利益,而不能仅仅将其理解为无伤大雅的娱乐资料,抑或是纯粹的市场行为或创作者的个人行为。这就要求文艺工作者拿出最大的诚意与热情,以为人民创作出真正有分量的优秀作品为事业追求,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文化艺术不仅是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文艺作品也是跨越时间的宝贵民族遗产。要了解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气质和文明程度,就要从她的优秀文艺作品中去寻找线索与答案。这意味着,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伟大作品所面向的将是整个人类社会,文艺创作的志向与野心应该远在金钱利益之上,值得所有创作者超越眼前的利益考量投入心血。(李杏) |
关键词:文艺工作,创作,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