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文艺领域也需要弘扬“工匠精神”
中央电视台全国新闻联播节目中的“大国工匠”栏目,报道了多位各领域杰出技术人才的事迹和情怀,看后,对他们涌起了深深的钦佩和敬意。 他们不仅在各自岗位、领域为国家建设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而且以自己的经历,在新时代再一次生动鲜明地体现和印证了“干一行,爱一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论断,带给广大社会公众以巨大的、有说服力的震撼和启示。大家向他们学习,立足岗位,爱岗敬业、刻苦钻研、精益求精,都可以成长为优秀人才,这样的话,还何忧失业、何愁没有施展才干的舞台呢。 最近流行开来一个词儿:“工匠精神”,也是与之相应的。以“精益求精、追求极至”为特征。我国古代的“庖丁解牛”“卖油翁”等经典故事,以及“老字号”同仁堂始终坚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信条等实例,都是“工匠精神”的突出体现。在这一精神指引和培育下,“在中国古代璀璨的文明里,小到器物,大到建筑,一代代匠人的手中诞生过无数巧夺天工的艺术珍品”,而且锻造出许多延续至今仍然兴旺的“老字号”。 望文生义地理解,“工匠精神”似乎专门适用于工业制造业、建筑业等领域,配合国务院近期正式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了我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时间表、路线图,提出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2035年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的目标要求,有关方面也大力倡导和呼吁:实现我国制造业这样的大跨越大发展,需要成千上万的优秀产业工人弘扬“工匠精神”,为提升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做出贡献。 其实,在社会科学、文化艺术领域,无论是开展研究探索、传播普及,还是进行各种创作、演出,以“精益求精、追求极至”为特征的“工匠精神”,也弥足珍贵、不可或缺,值得大力弘扬。 马克思对哲学、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探索和进行著述,都建立在广泛涉猎、严谨考证、辩证思考、勇于创新之上,所以才有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一指导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科学理论的确立。马克思堪称是社会科学领域发扬“工匠精神”的典范。 每次读霍达的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总感觉这部小说的目录章节、内容行文、情节架构等各方面都极其完美。再看其社会反响,相当重大:1989年和1992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小说连播》栏目两度全文播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许多地方电台又曾多次转播。自1991年以来,中国文学出版社和外文出版社陆续出版了该书的英、法、阿拉伯、乌尔都等文字的译本。被誉为最有生命力的茅盾文学奖经典作品,诠释了最纯洁的梦想、最凄美的爱情、最痛楚的命运。二十年发行上百万册、感动中国几代读者,先后被列入北京市十大畅销书、全国文教类优秀畅销书、家庭书架百种常备书目、北京市青少年1994—1997读书工程推荐书目、大学生所喜爱的作家及其作品,部分章节选人高中和大学语文教材。许多作家、评论家、穆斯林学者和广大读者给以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认为这是新时期文学和我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中第一部成功表现回族人民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的长篇小说,有着独特的文学地位和审美价值。 能取得这样重大而广泛的社会反响,无疑,在这部作品的创作中,霍达充分发扬了、展现了“精益求精、追求极至”的“工匠精神”。 前几年涌现的大型魔幻舞台剧《黄粱梦》,也堪称实践“工匠精神”而打造的精品。观后感觉,这场时长两小时的舞台剧,戏文、舞美、灯光、唱腔、道具、演员面面俱佳。戏文,字斟句酌,合辙押韵,也富于美感,整个构思,都透出文化底蕴和以戏育人的内蕴意义;舞美,设计令人叫绝,演员的服装非常精致、靓丽,尤其是对称美、和谐美,把握得非常好(集中体现在“八抬大轿颤悠悠”那段舞美唱腔中);灯光,变幻及时、与剧情浑然一体,切合了魔幻舞台剧的情调氛围;唱腔,具有浓郁的地方普通话特色,恍如重现当年人物的言谈;道具,发挥的作用非常重要。舞台上有大型的吊装装置,及时更换大型道具,也有服务人员(趁灯光暗下去时)及时更换舞台上的小场景道具;演员,阵容强大、精干。我算了算,至少有21名演员参与到演出中(卢生、公主、店婆、吕翁、公主的丫环,八名宫女、八名夸官的衙役),剧中还有四大美女、还有数名小鬼、还有判官、还有6位朝官等,如果没有一人多角的扮演,那这个演员阵容,是相当大的(还有大量的幕后职员),而且每一个角色表演得都非常好,没有任何闪失。难怪能角逐文华奖、全国巡演以至于跨出国门演出呢。 在社会科学普及传播方面,涌现的方永刚、佘斌义等优秀理论宣讲工作者,也都忠诚敬业、治学严谨、风格独具、感染力强,成为业界的好榜样。 所以,从事社会科学、文化艺术工作的同志们,也都以“工匠精神”来自勉自励,精益求精、追求极至,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与水平,把自己历练、锻造成为优秀乃至杰出的人才,为社会科学、文化艺术百花园的更加绚丽多姿做出有益贡献吧。(高建雨) |
关键词:大国工匠,制造业,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