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15个》启示“互联网+广电”
由腾讯视频与荷兰Talpa公司联合制作的大型真人秀节目《我们15个》,自6月底上线以来,凭借“最具实验感的节目”“互联网先锋试验”等良好口碑,形成了持续高热的收视效应。在综艺节目纷纷砸重金邀请明星大腕的背景下,这档以素人和网台互动为卖点的新型真人秀,显得尤为难得。 《我们15个》从全国招募了15位性格、教育背景迥异的普通人——也就是“素人”,要求他们在一个荒芜的山顶共同生活一年。这是国内首次实现365天、每天24小时拍摄的综艺节目;这档节目开创性地动用了120台360度全高清摄像机、60个麦克风以及全球最先进的内容管理系统,确保它能在多个终端在线直播;每周一至周五,腾讯、东方卫视会据此推出日播精华版,每周六腾讯视频还会推出周播精华版。 节目开播仅3周,《我们15个》播放量就已超1.8亿,直播日在线用户238万,人均观看时长41.6分钟。《我们15个》还表现出了极强的互动性:日均评论弹幕数16.5万,独立APP用户日活跃度高达87%。这说明该节目为观众提供的是一种沉浸式的观看体验,这在国内的综艺节目史上确实是前所未有的新模式。 这种“24小时互联网直播+电视剪辑”的多平台跨屏的全新综艺节目模式,对于我国当前的广电体系来说,具有史无前例的创新意义。以互联网为主导的多媒体传播体系,第一次让电视作为“多屏”中的一屏,成了被互联网调用的渠道资源——网台互动开始从理念逐步沉淀为现实,而其蝴蝶效应恐怕远超我们今天的预期,在电视开机率继续下滑的广电格局中,这种创新有时空斗转的意义。 当前,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不仅为现有的广电体系提供了新的播出渠道,也重塑了观众的收视习惯和审美标准。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等新力量,正在全方位地重构包括综艺节目在内的现有广电体系的生态格局和结构。在视频网站崛起之后,电视台的吸引力正变得越来越小,投资回报速度缓慢、盈利周期漫长等长期累积的劣势,使得电视节目正逐渐被互联网力量所淘汰和取代。 代表互联网力量的视频网站,在自制内容生产的摸索过程中逐渐找到了符合自身特点的节奏,“纯网综艺”也成为一个新概念,过去不可想象的网台互动则开始冲破禁区,成为今后发展的长期趋势。这对于仅诞生十余年的互联网视频网站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可小觑的巨大成就。 在当前广电格局中,综艺节目正在超过电视剧,成为这个时代荧幕上的新宠儿。但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电视综艺节目有可能重蹈电视剧的覆辙——眼下全行业产能过剩的现状,恐怕还将从“通货膨胀”恶化为“通货紧缩”,中国电视剧领域已然出现的“剧荒”现象,会不会出现在电视综艺节目身上,一切都有待观察。 在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我们15个》为代表的新型节目正在萌发,互联网力量的“潘多拉宝盒”也正在被开启。这种新形态的综艺节目,在新世纪以来史无前例的繁荣发展过程中,将扮演怎样的角色?在“互联网+”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今天,“互联网+综艺”到底会呈现出怎样的形态?从“互联网+综艺”出发,“互联网+广电”的全新生态该如何冲破自身和外部的重重局限和束缚,并最终落地?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孙佳山) |
关键词:腾讯,综艺节目,真人秀,荷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