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穷越认同“读书无用”,根源何在?
对读书无用性的认同度中,村庄贫困阶层认同度最高,为62.32%,其次为农村中产阶层(37.24%)、再次为村庄富豪阶层(22.22%),最低的是村庄富裕阶层(17.95%)。如果以收入来划分,家庭年收入处于5万~10万元之间的村庄富裕阶层对读书的有用性抱有最大的认同,而家庭年收入处于1万元以下的村庄贫困阶层认为读书无用的比例最高。(8月3日《中国青年报》) 六成村庄贫困阶层认同读书无用,而且呈现出越贫困越认同读书无用的特征,而隐藏其后的隐性论据是知识实现阶层上升流动的功能在变弱。用新闻中的观点解释就是知识转换成为财富和地位的功能在削弱,以至于农村中“举家式”的教育投资难有直接现实回报。 在教育投资无法换得应有的教育回报时,动摇的不仅是他们的信念,更有命运:一项对全国近百所高校进行的“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六成大学生毕业即面临失业。在就业形势逐年严峻的压力下,西部某些贫困大学生已经将眼光投向了服务员、维修工这类职位。 “读书无用论”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它还具有深刻的经济、政治与文化根源,而且是与社会流动、社会地位、声望密切相关的问题,是各种社会问题综合作用的结果。当教育投资无法带来人生的收获和成功——获得进入社会的通行证时,导致的恶性循环就是读书无用论的蔓延乃至社会问题的产生。 农民子弟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占有上处于一种不利位置,假如再失去了通过接受教育改变社会地位的这一途径,可能使得他们的下一代改变命运的机会较以前更为减少。因此,要读懂越穷越认同“读书无用”的刺目和惊醒。(朱四倍) |
关键词:读书无用,农村,教育投资 |
责任编辑: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