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地域判断诚信”背后的无知与无奈
“上海的银行凭啥拒绝给福建人贷款?”来自福建的黄先生近日爆料称,自己已经落户上海,但因身份证号码头三位数仍是福建的代码350,就被上海的部分银行工作人员拒绝房贷申请。记者多方求证发现,“不向福建人提供贷款”似乎已经成为上海一些银行的“潜规则”。究其原因,可能是在几年前,很多在上海从事钢贸生意的福建人向上海的银行骗取巨额贷款,让上海的多家银行损失惨重。(7月30日澎湃新闻) 在公众看来,这种逻辑着实有些可笑和荒唐。福建人与福建人不同,怎么能以偏概全,只因个别福建人骗贷,就连坐怀疑所有福建人呢?而且,这种逻辑还有明显的地域歧视嫌疑,虽说银行服务是市场化的,它们可以选择自己的优质客户,但是总不能把地域身份作为客户选择的主要标准吧?如果这样也可以,各种匪夷所思的歧视,就会堂而皇之地成为市场定位和市场细分的“变身”。 银行自然有其苦衷,当它们被骗之后,日子也不好过。这种无奈背后有无知,当然,也有值得反思的制度层面的问题。比如,如果有完善的个人诚信档案作为判断依据,银行方面何必冒着被指责歧视的风险,以地域作为考量客户诚信的指标?换句话说,当银行出此下策时,在一定程度上反衬了诚信档案建设的缺失——社会还没有完善的个人诚信体系和个人诚信档案,我们去判断一个人,更多是凭借个人掌握的材料和个人的感受。既然不是严格的诚信档案而只是个人感觉,那么出现各种各样的判断标准也就不可避免。 市场经济的特征是法制和诚信。这一点已经成为共识。与法制相比,诚信是潜在的素质,如何判断一个人、一个企业的诚信,需要具体的评价依据。这就是个人和企业的诚信档案。有了个人诚信档案,人们就可以判断出一个人是否诚信,是否值得信任;有了个人诚信档案,个人也会把诚信作为一种价值追求,不敢作出不诚信的事情。 当然,这个诚信档案想要发挥作用需要两个基本前提:一是,能够真实全面地记录个人的诚信情况,而不只是蜻蜓点水,当然也不能夹带不相关之“杂货”;二是,能够与社会评价,社会参与发生关系,甚至成为决定个人发展和个人前途的决定“一票”。当诚信档案具有这两个特点时,它就可以成为诚信建设的基础与起点,有力推动社会的诚信建设和发展。 如果,之前就有这样的诚信档案,那些骗贷者想要骗贷就会变得非常麻烦,除非他们确实善于伪装。如果,现在有了这样的诚信档案,银行方面也不必多此一举把籍贯作为诚信的一个标签,在客观上因为地域歧视触犯众怒。所以,在指出银行逻辑的问题和性质之后,还应该想想,银行为何会出此下策,他们的无奈背后是否有制度改进的空间?(乾羽) |
关键词:福建人,银行,贷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