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渤海潮>>社会民生

美丽乡村建设要有长远规划

来源: 燕赵都市网 作者: 大山 2015-07-27 09:24:27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当前,河北全省正在大力推进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工程。这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点是农村,重点在农村。加快农村全面发展,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改变农村落后面貌,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百年大计。一定要从战略目标出发,认真做好规划,把美丽乡村建设持久深入地抓下去。

  在美丽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这就是缺乏长期规划,一会强调搞环境卫生,一会强调搞绿化美化,一会强调基本建设,一会强调搞大社区。这种一阵风式的农村建设,一方面造成盲目重复建设,建了拆拆了建;一方面是怕政策多变而不敢投资,等待观望,延缓了美丽乡村建设步伐。这个问题不解决,美丽农村建设就会走弯路,甚至误入歧途。

  加快美丽乡村、新农村和人居环境建设,涉及到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根本性问题,必须有一个总体的规划。这个规划要具备四个条件。

  一是要有科学依据。制定规划要从新农村建设的百年大计、千年大计出发。根据本地具体条件,统筹规划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生态的发展。要与保护现代村落功能与田园风光、、民俗特点、生态文明有机结合;与绿化美化村屯、创建绿色家园相结合;要同社区服务中心、文化教育卫生体育、托老托幼场所、休闲健身设施、农贸集市、旅游景点、邮政、储蓄、网吧、超市、浴池、理发等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相结合;与农民节能、节水、新设备、新型墙体建材、环保装修材料等先进科学技术结合。在贫瘠山区、不宜人居的地方,下决心合组并村,为将来发展留有充分的余地。而在人口稠密的平原地区,则不要一昧强调集中建设中心村,在供排水、燃气等设施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少兴师动众、劳民伤财地合组并村。我们看国外的一些民居,虽然有的特别分散,但生活十分舒适。随着客观条件的改善,居住的分散未必会成为舒适生活的障碍。

  二是要有群众基础。美丽乡村建设是为民谋利的好事,好事一定要办好。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和发展诉求,不包办代替,更不能强迫命令。要区分轻重缓急,量力推进各项建设,不能强制或者变相摊派,增加农民负担,不能举债搞建设。要使农民详细了解本地发展的具体前景和规划。要树立群众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的思想,从保障群众的决策权、选择权和监管权入手,引导群众自主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三是要有法律保证。为了杜绝美丽乡村建设的随意性,要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由县乡村三级共同组织、认证、提出乡村建设的蓝图,经县人大讨论通过,成为法律规定,没有特殊情况不准变更。不能因领导人的变动而变动,不能因领导人注意力的变动而变动,真正让人民群众吃上定心丸,让美丽乡村建设一代接一代的发展完善起来。

  四是要有实施方案。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不能急功近利。在坚持高标准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要从实际出发,区分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农村的情况,注意分清实施顺序,有步骤地开展整治建设。要实行建管结合,综合治理。不搞“一刀切”,防止大拆大建。条件好的地方,坚持高标准、高速度;条件差的地方,能做一点做一点,不能强拉硬拽。

  五是要有政策支持。要从经济、产业、税收等各项政策上支持美丽乡村建设。要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加快农村面貌改造与提升,让农民尽快和城里人一样过上舒适的生活。在有利于城乡一体化的原则下,使美丽乡村建设不仅适合农村城市化的要求,也要考虑到吸引城市人口、特别是城市老龄人口希望回乡养老的需求。美丽乡村建设好了,特别是如果医疗条件提高后,就可能会出现年轻人进城工作,老龄人回乡休养的格局。我们的政策制定要预见到并适应各种趋势,以满足不同人员的不同需求。

  总之,我们要从制定长期规划入手,把统筹推进美丽乡村、新农村建设和改善人居环境作为总的抓手,高度重视,重点突破,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努力提高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大山)

关键词:河北,美丽乡村建设,绿化

责任编辑:芦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