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不能止步于“送外卖”
7月12日,智联招聘首席执行官郭盛在“2015中国与全球化圆桌论坛”上透露,该机构近期做了个调查,发现一年以前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占比为3.2%,现在增长到6.4%;而超过60%的学生表示,如果他们创业,“送外卖”将是自己的项目首选——而非当下最吃香的科技、金融等高技术含量项目。这样的结果令人唏嘘。 曾几何时,大学生被称为天之骄子;而如今,大学生遍地都是。这当然是高教事业的一大成就,值得肯定。而当今多数大学生在择业方面也日渐现实,不再“手低眼高”,选择自主创业者越来越多。但是,外卖送餐也叫“创业”?而且还成了大学生中认可度较高的项目。这实在令人困惑。 创业的“创”,绝不仅仅意味着“创造”,它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含义是“创新”。外卖送餐作为工业化时代所诞生的第三产业行业,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当初绝对是一项十分重大的创举;但在今天,它显然已是一个成熟的产业项目,后来者加入其中,已很难跟“创业”二字沾边。何况,这一行当作为一项产业,原本就不是中国人的发明,而是从发达国家移植过来的。 当然,一味指责大学生们“没出息”、“没创意”、“懒惰无为”等,并不公允,也于事无补。何况大学生送外卖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国外不少大学生甚至富豪的子女,当端盘送水的服务员、做汽车修理工、从事各种辛劳艰苦的志愿工作者,也大有人在。但那毕竟只是他们自由自主选择的结果,当下中国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将送外卖作为创业首选,却多半实属无奈——其背后则是当下产业结构问题凸显,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 所谓产业结构问题,主要表现在产能过剩严重、服务业发展滞后、国际分工固化在价值链低端、环境问题比较突出等方面。这些问题其实环环相扣,解决难度很大,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对大学生就业或曰创业而言,服务业发展滞后,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把它解决好,绝大多数大学生的出路,也就不是什么大问题了。 服务业(第三产业)的范围是很广的,包括农林牧渔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可见,这样一个庞大的产业门类,如果能获得充分发展,大学生们的就业和创业,将会迎来多大的发展空间,岂止一个饮食业,又岂止一个快餐业,更岂止一个快餐外卖配送业? 本土服务业之所以总体而言发展滞后,主要还是因为存在着一系列的体制机制桎梏,譬如金融、电信、邮政等部门的垄断或准垄断问题,如果能尽快破解——如在2013年5月第二届京交会暨全球服务论坛北京峰会上,李克强总理所指出的那样,“最大限度‘松绑’服务业”,那么,中国大多数学生心目中的创业首选,就绝不会是“送外卖”了。(朱达志) |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送外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