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基金入市,能否只赚不赔
养老金投资的核心在“投资” 有观点认为,“国家队”的规模又壮大了,在股市出现震荡,尤其是出现暴跌时,管理层手中又多了一付可以动用的工具了。特别在眼下股市持续暴跌的情况下,更多的人希望社保基金能够尽快出手,加大救市力度。 如果这是投资者的想法,可以理解。毕竟,持续暴跌已经让多数人难以承受、很多人遭受巨大损失。但是,如果这是管理层的想法,就大错特错了。要知道,养老金投资的核心是“投资”,而不是维稳、救市、托底。如果这样,就失去了投资的意义,失去了投资的价值,失去了养老金保值增值的功能。 出台养老金投资管理办法,目的就是想通过投资提高养老金的保值增值能力,避免养老金出现时间性贬值。因为,受老龄化和体制转型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养老金本身已经出现比较严重的收支风险,迫切需要通过增加养老金的筹集渠道、增强养老金的保值增值功能、改善养老金的运营状况,缓解养老金的收支矛盾。自然,也就不可能允许养老金投资承担不该承担的维稳、救市、托底风险。 按照办法规定,在实际运营中,进入股市的养老金规模和时点,不是由政府直接操作,而是由授权受托的市场机构具体运作。而这些得到授权的机构,也会与政府职能部门签订相关的风险防范和投资收益的协议,以确保养老金投资能够既有效防范风险,又实现保值增值。自然,这些投资机构也不会接受政府要求救市的要求,不会盲目出手投资股市。即便维稳、托底,也会依据市场规则、按照风险防范的要求,有序地进入股市。所以,指望养老金来维稳、救市、托底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符合养老金投资管理办法的规定的,是管理层和投资者的一厢情愿。 事实上,在国外也没有什么养老金是“国家队”一说,没有要求养老金去救股市、救股民的。无论是政府还是受托的养老金投资机构,在养老金投资问题上,都只有两个目标,一是防范风险,二是保值增值。至于投资机构以怎样的方式投资,政府不会干预,也不应当干预。想想也是,拿老百姓的“养命钱”去维护股市稳定,说到哪也没有站得住脚的理由。股市稳不稳,投资者信心是否会消失,那是政府应当通过政策手段、影响力去调控和维护的,而不是让养老金等社保基金去买单。即便到了危急时刻,政策也难以发挥作用,也应当动用其他方面的手段,而不是养老金。一旦养老金陷入股市,其可能产生的后果,可能就不仅仅是投资损失,而是社会稳定问题了。 对养老金投资来说,必须突出“投资”二字。既然是投资,就必须把防范风险和保值增值放在首位,其他的都可以置之不理。尤其在养老金撤离股市时,切不可将其当作“国家队”对待,当作政府的政策导向,而只能将其作为普通投资者。也只有这样,养老金投资才不会出现风险,养老金的保值增值功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总之,对养老金投资管理办法的出台,无论是管理层还是投资者,都必须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平常心。养老金投资办法出来以后,只是为股市增加了一条新的资金来源渠道,而不是救市通道。养老金不可能扮演救市的角色,也不应该扮演救市的角色。而一旦养老金投资交由专业投资机构管理了,也就不可能像此次汇金公司减持四大行股权一样,受到舆论的严厉批评与指责。这也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诸如外汇储备等资金,是否也可以通过交由专业机构进行投资,而不要过度集中于汇金公司等国有企业,避免市场产生依赖和过度信赖。(谭浩俊) |
关键词:养老基金,入市,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