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渤海潮>>时政经济

用大数据思维缓解“被平均焦虑”

来源: 北京青年报 作者: 草重 2015-06-17 09:41:02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上月底国家统计局发布2014年全国平均工资主要数据,随后各地2014年平均工资数据陆续出炉,目前已有20多个省份公布了2014年平均工资。数据显示,20省份中北京市的平均工资最高,河南省垫底;北京、浙江、广东、青海4省份城镇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超过全国水平,北京、广东、重庆、浙江4省份城镇私营单位平均工资超过了全国水平。

  几乎每一次全国或某个地方平均工资数据发布,都会让不少人感觉自己的收入低于平均工资,并引发“你拖后腿了吗”之类的吐槽,这次也不例外。某门户网站发起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去年收入2万—4万元的网友占37.2%,4万—6万元的占25.5%,6万—10万元的占19.6%,10万元以上的网友占17.7%。这一调查结果未必反映了广泛的全貌,但符合“收入越高人数越少,收入越低人数越多”的基本判断,一些中等偏下收入者和低收入者,很容易感知自己的收入在平均线之下,也很容易发出“我又拖后腿了”的感慨。

  吐槽的次数多了,吐槽的声音听起来也就不那么刺耳,人们对吐槽似乎也多了一些“理解”。如国家统计局一名官员认为,工资数据呈典型的偏态分布,少数人工资水平较高,多数人工资水平较低,多数人的工资水平会低于平均工资,同时所属单位的行业、地区、性质及个人所在岗位不同,每个人对工资水平及增长速度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面对平均工资数据,多数收入较低的人难免产生“被平均”之感。可以这样说,平均工资数据引发“拖后腿”吐槽是正常的,如果连这样的吐槽都没有了,说明人们对自己的工资水平和社会总体的收入状况都“麻木”了,那反倒是很不正常的。

  然而,对于平均工资数据引发的公众吐槽,统计部门和有关职能部门在“理解”的基础上,应当运用大数据的技术和手段,对平均工资数据及其背后的社会经济状况作出全面、科学的解读。一方面,每次公布平均工资数据时,统计部门应当对数据进行概括总结、提炼提升,帮助公众把握平均工资反映的主要问题和基本态势。如上月底发布2014年全国平均工资主要数据时,国家统计局官员总结了去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水平的四个特点,包括“就业人员工资水平稳定增长,增速继续回落”、“私营单位平均工资增速快于非私营单位,两者绝对差距继续扩大,相对差距略有缩小”、“行业间平均工资差距仍然突出”等。读到这样的总结,人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自己在社会收入格局中的位置。

  另一方面,统计部门和有关职能部门应当运用大数据思维,对有关平均工资、居民收入的诸多问题进行延伸性、深层次解读。面对平均工资数据,不少人在吐槽“我又拖后腿了”的时候,其实并不讳言自己的收入在逐渐增长,只是痛感自己收入的增长赶不上平均工资的增长,更赶不上一些高收入者收入的增长。我们每个人都希望了解自己的收入有没有增长,以及增长的质量和前景如何,这些都需要由权威统计数据和统计分析来解疑释惑。

  2012年11月,十八大报告提出“收入倍增计划”,即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而实现收入倍增的主要途径,一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二是实现高质量的就业,三是抓好收入分配。在此“大数据”背景下,国家统计局和地方统计部门每次发布平均工资数据时,至少应当回答以下问题:收入倍增计划目前实现到什么水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业和收入分配三项工作,分别对收入增长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下一阶段增加居民收入,需要重点解决哪些困难和矛盾?等等。

  在无伤大雅的吐槽之外,当人们对平均工资数据有更多理性把握和深入思考,整个社会对提高居民收入和加快收入分配改革,就有了更多的共识和更大的动力。(草重)

关键词:平均工资,收入分配,改革

责任编辑:芦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