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的公平公正不容侵犯
7日,媒体曝光了一起跨越湖北和江西两省的高考替考事件。7日上午11时左右,网上出现“记者卧底替考组织在南昌参加高考”的报道。之后,南昌市教育考试院与警方采取行动,在上午语文考试结束前对涉事考生李某某进行控制。经初步调查,李某某承认了替考行为。 昨天是2015年高考的第一天,高考首日便曝出替考丑闻,这不由让人感叹,今年的丑闻来得有点早。高考替考事件,近年来时有发生。去年高考结束后不久,央视曝光有人组织武汉在校大学生充当“枪手”,前往河南杞县等高考考点替考。事件曝光后,在教育部督办下,河南省查实违规违纪考生165人,其中替考127人。另一起大规模替考事件发生在2008年,山东一替考团伙组织包括高中生在内的20多名学生,赴甘肃天水市集体冒名替考,后因一名考生在考试中写错了“自己”的名字而案发。 高考替考是一种严重的作弊行为,侵犯了广大考生的正当权益,破坏高考的公平和公正。对众多历经十年寒窗的莘莘学子而言,高考是改变个人命运的重要途径,而每一个代考“枪手”的得逞,就意味着其他考生正当录取机会的失去,也意味着这些考生的命运将被逆转。我国高考制度尽管存在各种问题,但其在人才选拔中的作用仍是不可或缺。高考在我国社会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高考公平是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频繁发生的高考替考事件,对我国的教育公平是一种严重的损害。 近年来,在高考“金榜题名”的利益诱惑下,考试作弊的花样不断翻新,随着各种现代电子产品的普及,高考作弊呈现高科技化趋势。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为了让高科技作弊产品无所遁形,许多省份推广使用金属探测仪。在河南洛阳,今年甚至启用了防作弊“神器”——价值几十万元无线电监测无人机,无人机可对考场周围的无线电电磁环境进行监控。各地不断加强对作弊器材销售及使用的打击力度,对考点周边环境的净化举措也越来越严厉,不法分子在考试现场利用器材实施作弊的难度加大。在这种形势下,一些人对相对原始的替考作弊方式,更为青睐。 高考替考不需要高科技的作弊器材,需要的是人脉。以昨天曝光的南昌替考事件为例,据媒体报道,涉事“枪手”持有具有本人照片的身份证、准考证,而且相关证件信息还都被录入到了江西省教育考试院的系统里。试想,如果没有可靠的人脉关系,这样的移花接木“好戏”怎能上演?以往的事实证明,每一个替考团伙背后都有一条复杂的替考利益链。这条利益链涉及的环节可能包括考生相片采集、准考证制作、监考、考场巡视等,涉及的人员除了考生、家长之外,往往还有监考老师、地方官员等。 高考替考严重破坏了高考公平,涉及地方贪腐链条。除此之外,因为只有有钱、有权人家的子弟才有本钱出高价雇人替考,这也让高考替考的社会影响更为恶劣。江西替考事件必须彻查,对事件中各个环节的失职渎职者、违法犯罪者必须严厉问责。同时还须看到,要想捍卫高考公平公正,惩处替考的法律缺位问题也亟待解决。目前我国对替考组织者往往处以刑罚,但对替考者最多是“开除学籍”,这种惩处相比高考替考的严重危害,显得过于软弱无力。加重对“枪手”及各环节参与者的处罚力度,应该是扎紧高考“篱笆”所需的必要举措。(樊大彧) |
关键词:高考,替考,公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