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撕书泄压”不妨多些宽容
5月28日,武汉汉川实验高中在校内通报,该校7名高三学生因为往楼下撒纸张,被勒令退学。5月30日,该校雷校长向记者证实确有此事。5月27日晚自习期间,这7名学生将试卷、书籍等撕碎,从五楼、六楼向下抛撒,致使学校下“纸雨”,同时,他们还在自习课期间大声喧哗,打扰其他同学复习。(6月1日《北京青年报》) 高三毕业生考前撕书、撒纸张,并不是个别现象,相反,还有相当的普遍性,原因并不复杂,大抵是不再像高中一样苦哈哈地学习了,尽管行为不妥,甚至影响到学校的正常秩序,但归根结底是释放压力的一个出口。如果因此受到过重的处分,甚至影响到学生的高考以及今后的学习生活,并不是合理的处理。 “撕书泄压”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了学生之于现行教育的一种最真实的感受。教育是什么?答案其实很简单,通过一次又一次考试,最终通关高考。而高考在即,是骡子还是马业已定型,只等两天考试拉出来遛一遛了。上了12年学,只等这两天,只要这个结果,过程与其间的所有,自然变得不重要了。 成绩成了评价成功的唯一标准,也承载了来自父母、学校方面的压力,跟发条一样越拧越紧,上不完的课、做不完的习题,恨不得就把获取分数变成“肌肉记忆”。由此可以理解高考在即的学生们“撕书泄压”,为何会如此疯狂,也为何会如此普遍,成了一届又一届毕业生的“传统节目”。 多言高考制度乃至教育制度的弊端,并无多少意义,毕竟教育改革需要很长的周期,非一日之功,过多的纠结亦是徒劳。有什么样的教育,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亦是必然。正是因为如此,对于高考在即,学生们“撕书泄压”不妨多几分宽容,马上高考了,没必要再露出惯性的一副板着的脸孔,禁止干这个禁止干那个的,让他们撕撕书,发泄发泄胸中的块垒,没有什么不妥,只要不过分、不对同学造成伤害就行。类似的举动事实上是禁止不住的,与其如此,还不如合理引导。比如,划出时间、区域以及行为的禁区,并作为最后一课的内容,给予必要的“释压”引导。(木须虫) |
关键词:撕书泄压,高考,教育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