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五个证书”背后的羁绊
日前,河南省安阳工学院文法学院一位即将毕业的学生遇到了难题。他在大学四年狂揽65个证书,连续两年综合成绩全专业年级第一,创办过志愿者服务队,当过大企业董事长助理,开过传媒工作室,可如今凭借这么多的优势,在找工作时候,却连面试通知都收不到一份。他为此深感困惑。 不少人质疑这些证书的含金量,认为当下的一些证书简直就是废纸一张,说明不了任何问题。也有人难免心怀疑问:这样的学生是不是高分低能啊?可在媒体记者的深入调查中,这位学生确实“高分高能”,素质高、能力也强。他所获得的诸多证书中,也不乏货真价实的“硬证书”。 到底哪里出了问题?报道将原因归结为他就读的学校,并让他的学长现身说法:如果能考上985名校研究生,职业生涯就能一路绿灯。当然,对于这个案例本身,这样的归因是否准确有待商榷;考上985高校就能平步青云的断言,也显然缺乏令人信服的说服力。但这名学生在求职时候的遭遇,确实也能折射出当前社会的一种倾向,就是很多用人单位的选人机制,以及很多人的思维模式正在变得僵化刻板,缺乏弹性、缺乏灵活变通。 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的时候,学校、学历和专业都是“硬杠杠”,求职者的条件符合这三项基本标准,才有机会进入下一个环节,展示素质能力。如果不符合这几项“硬杠杠”,那么就很容易被直接淘汰出局,连展示才能的机会都得不到,更遑论录用了。在这样的选人机制下,“安阳工学院”、“文法学院”、“本科生”这几个关键词显然缺乏竞争力,65个证书并不能帮助他够上“就业门槛”,连面试机会都拿不到,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结果。 也正是这样一个案例,充分暴露了现有人才机制的僵化刻板,以及这种机制的荒谬之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企业只有不断完善制度建设,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但是,制度也有好坏之分,僵化刻板的制度往往让企业掉进“制度陷阱”,只见制度不见人,扼杀企业的生机活力。如果让僵化刻板的思维方式主导选人用人、职务晋升、激励惩罚等等机制,那么企业就很难有效聚集人才,更难以让人才充分发挥才华能力。 市场经济是充满弹性、十分灵活的体系,它所要求的素质能力,很难用僵化刻板的标准,比如学校、能力、专业等等来框定。释放市场和社会活力,也必须打破僵化刻板的条条框框、坛坛罐罐。否则,在官僚主义、文牍主义的束缚之下,各种社会因素、市场因素都很难发挥作用。比如前面提到的这位大学生,他在学校学习方面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在社会实践领域参加过许多志愿者公益活动;在市场经济领域,他有过创业经历,并且有过成功的兼职经验,可以说各方面的素质能力都经受了考验,并且得到证明。但是在僵化刻板的人才评价体系里,这些素质能力都得不到认可,得不到更进一步施展的机会。这两者之间的落差,折射出现实的社会机制、市场机制与人才评价体系之间的落差。 全面深化改革,重点就是要改革僵化刻板的体制机制和思维方式。普遍消除它们对于社会、经济和人才的束缚,才能最大程度激发社会的活力、市场的活力和人才的创造力,使创新创业获得源源不断的驱动力。(封寿炎) |
关键词:证书,就业,学历,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