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争买爱心水果最好别成常态
4月10日,在安徽岳西县城关,一果农带着孩子卖水果。为防止孩子走丢,他将孩子用带子系住,然后拴在车上坐在地上,此举引起众多市民的同情,大家纷纷掏钱买他的水果,让其早点把水果卖完带孩子回家。(4月11日中国江苏网) 真是一群有爱心的市民,为了让被拴车上的孩子能早日回家,竟然纷纷掏钱买果农的水果。虽说你卖我买,两厢情愿,但这种买卖多少夹杂着爱的成分,是融合了情感的一种人性交易。市民的这一凡人善举也再一次说明,社会上不乏爱心人士。 不过,我们在点赞爱心市民的同时,也有必要说点儿扫兴的话。首先,果农带孩子出来销售水果的做法不可取。幼小的孩子被带出来,让孩子存在诸多不便,譬如孩子的吃喝拉撒怎么解决,孩子想睡觉了怎么办;再譬如孩子被拴住了,虽说安全有一定的保障,但过往车辆卷起的灰尘呛着孩子咋办等等。倘若将孩子留在家中让老人照应,或者委托他人代为看管,岂不更好? 再者,不是笔者“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若果农是一“刁民”,有意以拴着孩子来博取同情,助推水果销售,那岂不是让热心市民受骗一回?并且也让孩子跟着遭罪。这年月,不少骗子喜好打悲情牌,在社会上招摇撞骗。譬如有不法分子有意将诱拐来的青少年打成残疾,让他们在街头和公共场所乞讨,致使许多不明真相的人纷纷献上爱心,“被乞讨”的孩子遭活罪,而不法分子却惬意人生。 一个常态化的社会,一个和谐的社会,人与人之间需要理解、包容和伸出友爱之手,但前提应是坦诚的、不夹私心杂念的。有时爱心被亵渎、被践踏、被绑架,一方面源于某些人的心术不正,另一方面则源于部分人善恶不分,滥献爱心。也许是笔者多虑了,这位果农带孩子出来卖水果实属无奈,但愿事实果真如此。
|
关键词: |
责任编辑:李雪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