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律筑牢运营商的责任堤坝
骚扰电话,有时一天要接好几个甚至十几个,对方有时候还冒充警方、银行等诈骗,谁是它幕后的推手?你肯定不敢相信,中国移动、中国铁通在为骚扰电话提供各种支持,甚至给“10086、110”之类的诈骗电话一路开绿灯,即使发现诈骗电话显示虚假主叫号码,仍然允许透传。15日晚央视“3•15”晚会聚焦骚扰电话为何如此疯狂。(3月16日《北京青年报》) 传言电信运营商放任骚扰电话、诈骗电话,并不是什么新闻。如,去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陈伟才在广东代表团分组审议两高报告的会上发言中,就引用公安部的一组数据:2013年电话诈骗发案30万余起,群众损失100多亿元,其中使用网络改号电话作案的占90%以上。他认为,电信运营商放任电话诈骗获利高达10亿。 同时,他还指出导致骚扰电话和电话诈骗泛滥,电信在通道服务上的放任所在:一是网络虚拟改号电话泛滥成灾,捆绑电话业务管理混乱,甚至一些员工非法出租网络电话线路参与犯罪,成为骚扰电话泛滥的重要条件。其次,用以诈骗的电话,几乎生存在手机实名制的盲区,警方每打掉一个电话诈骗团伙,都能缴获成百上千张无记名手机卡,仅温州一家淘宝店,每年销售的电话卡就达300万张。没有实名制的约束,诈骗打击起来十分困难,而漏洞的存在,无异是对电话诈骗的纵容。 此番,央视“3•15”晚会披露的骚扰电话中技术“秘技”,即所谓的透传功能,使得电话诱骗更隐蔽、更具欺骗性。而作为一项信息技术,被应用到电信运营中,离不开运营商的放禁。如,中国铁通深圳分公司一位经理就向记者表示:“我不把透传功能给你打开的话,我给你什么号,你就只能(显示)什么号。你发送什么号,你送110都可以。但是你送过来,运营商不给你出去的话,你就一直卡在这里。”这意味着,电信运营商对于信息技术的安全是可控的,不存在任何技术难度。能够控制与防范而不作为,其实就是放任。 不管基于公共安全,还是基于企业的基本伦理,加强规范管理,防范和控制骚扰电话都是通信运营服务的应有之义。但是,防范和控制骚扰电话对于运营商来说,存在现实的利益冲突,特殊号段与短信等业务,都是电信运营的增值业务,是一块肥厚的蛋糕。而这些增值业务在广告领域应用尤其广泛,因而难以割舍。打击骚扰电话、短信和诈骗电话等于在自己身上动刀,自然缺少动力,而电信运营商在整治中集裁判员和运动员一体的角度,注定难有作为。 骚扰电话泛滥源于运营责任溃坝,敢于在用户利益与自己利益最大化的算计中,置骚扰电话、诈骗电话于不顾,说到底还是缺少责任追究的动力杠杆。一方面对通信运营在号源、号码发放、资质审核、投诉处理等环节加强监管,加大处罚力度;另一方面要立足于消费权益保护以及侵权责任的角度,明确手机用户索赔的规定,如,通信用户被诈骗造成财产损失,如果诈骗电话未经实名制登记,经公安机关证实的,运营商按比例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只有将运营商责任固化成严厉的法律成本,才可能最大限度地倒逼运营商清理通信环境,筑牢责任堤坝。(木须虫) |
关键词:骚扰,诈骗,通信,运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