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渤海潮>>教育科技

留住乡村优秀师资也是在实现教育公平

来源: 长江日报 作者: 2015-03-12 09:55:38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11日,全国政协围绕促进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稳定,答中外记者提问。全国政协委员俞敏洪谈到,中国城乡、区域、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之间存在教育差距,这其中尤其是城乡差距应特别重视,建议在薪酬体系上,农村教师比城市老师有20%—30%的上升,以留住乡村优秀师资。

  多因素降低农村教师职业认同感

  中国教育报:近几年随着城区“大班额”问题日益突出,周边城市新建了不少学校,一些农村学校的骨干教师就被挖走。深究其原因,最主要还是农村教师的待遇相对较低,基础条件较差,职称评聘及评先评优机会少,在荣誉体系处于末端。而且农村空心化严重,农村教师也遭受此冷落境遇,职业认同感不强,不能安心在农村任教。

  微信公众号“早报学堂”:辛劳的付出,却换不来相匹配的回报,最现实的待遇问题,随时动摇着乡村学校的人才根基。除了微薄的待遇,乡村环境的艰苦、发展空间的狭窄、社会身份的尴尬,也令农村教师职业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日益减弱。

  “@张口评论”(校园公益活动人士):农村教师奇缺,真正的问题在于,不是待遇的问题,而是编制和财政的问题。在山东城乡教师待遇基本一样,但缺少编制,代课老师的工资差别就很大。

  缩小城乡差距不能拉高就低

  安应民(教育经济和公共管理研究学者):在我国财力分配格局中,中央和省级政府掌握了主要财力,但却很少承担农村教育经费的责任,而财力薄弱的县级财政却承担了大部分农村基础教育经费。而农村基础教育投资主体重心偏低,“重城轻乡”、“城市优先”。这种政府间财权与事权的不对称,是导致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滞后的制度性因素。

  李淼(中国社科院博士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地区教育、文化、公共卫生投入力度的加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的拓宽和基建水平的提高等,都需要大量资金去完成,更是加重了县级基层财政的负担。而县级财政收入增长的不确定性与义务教育支出的刚性特征不相适应,致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裴毅然(文化学者):城乡教育差距,根子在于城乡经济文化的综合差距,不可能于短时期内补平拉齐。指出城乡教育差距,有助于公众认清这一现实,思考酝酿解决方案,但若以拉高就低的方法拉平差距,那就会引出另一种不公平。

  城乡一体化才是出路

  邬志辉(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所长):如果保留了学校,而无法配备优秀的教师,处于社会底层的家庭子女就只能接受劣质的教育,在“知识改变命运”和“教育蕴藏财富”的时代背景下,这种分层化的教育无疑是对社会公正的严峻挑战。提升农村教育职业的吸引力,不只是对农村教师的尊重,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平等受教育权的尊重和对社会正义的张扬。

  李淼(中国社科院博士后):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社会分层因素和教育公平之间相互的影响,其实是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只要目前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得不到根本的改革,终将制约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导致教育的不公平。而教育不公平将进一步影响并深化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加大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差距,阻碍社会各阶层的良性流动。因此,单纯通过教育政策的改革并不能实现教育公平,只有通过城乡一体化逐渐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实现经济均衡发展,政治透明公平,从根本上实现社会公平,才能推进教育公平。

关键词:农村教师,城乡教育,改革

责任编辑:芦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