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渤海潮>>时政经济

转变投资“越位”彰显改革信心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杨涛 2015-03-06 09:57:43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总的来看,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彰显了前所未有的政府改革信心,在经济“新常态”下有助于进一步发掘体制改革“红利”,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结构效益型”发展。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点提到,要多管齐下改革投融资体制,尤其是减少过去政府对投资项目的行政介入,激活民间资本。对此我们看到,这体现了政府改变过去某些职能“越位”的信心和决心。

  当前在新型城镇化加速推动的背景下,政府建设融资压力越来越大。政府融资压力太大,归根结底是承担了过多不必要的责任,尤其是在建设投资领域,完全可以更多放手由市场主导。政府自去年以来不断深入推动相关改革,正是看到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在我国多年的投融资体制改革中,核心思路是从财政主导转向金融主导,但其中的问题是政府作为裁判员和运动员的双重矛盾没有解决。

  还需注意的是,除了政府在投资审批方面减政放权之外,还需从整个国有经济的角度来看投资主体的错位问题。就我国中长期投资的企业主体来看,近年来国有和集体企业投资占内资企业总投资的30%左右,而在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投资中,也或多或少体现着国有资本的影响力。通过多年市场化改革,虽然政府财政直接投资比重不断下降,但是在各类国有参股资本发挥影响力的企业投资主体背后,仍然充分体现了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所以,引入民间投资主体、并且真正减少对民间投资的隐形干预,是改革的重中之重,例如,各级政府多种多样的行政性投资规划,其合理性值得探讨和商榷。

  同样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提到财税体制改革问题,这与投融资体制改革是密切结合的。应该致力于构造独立的中央和地方国有资本预算,充分体现政府的投融资活动,从而促使相关责任明确、风险可控。为了保障国有资本预算和政府投融资的合理性,应该受到各级人大和公众的多方监督和约束。另外,应该使政府财务报表能够反映政府全部财务活动、绩效水平、责任履行等内容。如要求地方政府建立资产负债表,可以把政府融资平台在内的债务融资活动纳入表内,充分反映地方政府占用和运用资源的全面状况,分析政府目前与未来需要支付的债务数额,更有效地进行投融资项目的权衡。

  总的来看,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彰显了前所未有的政府改革信心,在经济“新常态”下有助于进一步发掘体制改革“红利”,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结构效益型”发展。(杨涛)

关键词:政府工作报告,新常态,改革

责任编辑:芦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