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笔记”为何一夜爆红?
春节期间,一个上海大学博士生的返乡笔记《一位博士生的返乡笔记:近年情更怯,春节回家看什么》在微信朋友圈及微博等社交媒体疯传,截至昨晚9点,该文在微信公众号“市政厅”上阅读量已超过4.6万多次。近似“疯狂”的转发量让作者王磊光感到不安和不理解,在他看来这只是一个媒体事件,自己不过是“不小心卷入了其中”。这篇文章的作者是“80后”博士生王磊光,如今在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上学。他平时喜好文学,对乡土问题比较关心,本科毕业后曾在某中学担任语文老师,随后继续考研深造。在这篇笔记中,他描述了自己返乡的见闻:交通没有以前那么拥挤,但家乡人与人之间联系渐渐疏远,而农村里年轻人的婚姻受到了物质的压迫,知识的无力感也十分强烈。(2月25日《南方都市报》) “返乡笔记”爆红是“时代板块”碰撞的火花 喜马拉雅山之高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撞形成的。“80后”博士生王磊光的返乡笔记为何一夜爆红?我觉得,此乃“时代板块”碰撞的火花。就社会而言,就文化而言,当下的中国,传统的“小农社会”板块正在被“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的新时代板块撞击着,而这种撞击必然有火山爆发。 “你会发现,普通火车与动车的氛围完全不同。在动车上,相对比较安静”——返乡笔记这一经典段落,折射出作者对小农社会“慢生活”的一种留恋,我们没必要对其扣上“美化绿皮车”的大帽子;“我觉得,当前农村的亲情关系,很大程度上是靠老一辈建立的关系维系着……如果老一辈都不在世了,新一辈的联系也就慢慢断了”———返乡笔记这一经典段落,其实是对“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新时代人情淡漠的一种忧愁,这倒是应该引起我们深刻反思的。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进步,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烦恼。从小农社会迈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新时代,起码是大家衣食无忧了,而不再是“吃不饱,穿不暖”;从绿皮车的“脏乱吵”到动车、高铁“高速+干净+安静”,这种时代的进步,是我们所乐见的。 现在的问题是,“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再加“独生子女”,家庭趋向“小型化”,祖孙之间,叔侄之间,老表之间,春节期间相互串门拜年的越来越少,而事实上,往往是“叔在山东,侄在山西”,而“表哥在河南,表弟在河北”,因此说“如果老一辈都不在世了,新一辈的联系也就慢慢断了”之担忧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当然,我们也没必要杞人忧天,“远亲不如近邻”,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社会化服务如火如荼,且随着QQ、微博、微信的风生水起,更没必要担心“人情冷落”。 至于说到“知识的无力感”,“本来读书出来是应该有所为的,但是回到家乡却不能做什么”,我看,这位可爱的“王博士”还是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为什么当年刚恢复高考那几届大学生大多成为各行各业的“中流砥柱”,现在有些大学毕业生却“找工作难”而甚至于啃老?当年的“中流砥柱”们,他们上大学之前已经历过上山下乡的艰苦锻炼,人家不仅后来上大学“拥有知识”,且早就“拥有能力”,而现在的有些大学生却“有知识,无能力”,这种“知识的无力感”不是年轻人的过错,而是应试教育结出的苦果。(张传发) |
关键词:博士生,王磊光,返乡笔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