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炮禁不得放不得,如何是好?
燃放烟花爆竹是我国春节的传统习俗,但也加剧了空气污染。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消息显示,受到集中燃放烟花爆竹的影响,18日夜间至19日白天,全国201个城市的空气质量超标,其中40多个城市空气为重度污染。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工作人员介绍,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受到烟花爆竹影响较为明显,PM2.5浓度在18日21时以及19日凌晨2时分别形成峰值,正是对应了烟花爆竹集中燃放的时段。(1月20日《新京报》) 追问空气污染的原因,答案很清楚:天不帮忙,人又添乱,特别是鞭炮短时间内集中燃放。刨根问底,究竟谁是罪魁祸首,答案也很明确,是人。天不帮忙,那是老天按照自己的规律变化,我们无权去指责大自然,也无法去改变老天的行为。而人的行为则受我们自己支配,调整人的行为规范则是减少污染的最有效途径,我们不怨天,不怨地,只怨我们的行为后果超出了大自然的承载力,我们只能承受大自然对我们的惩罚,“享受”污浊的空气,不能怨天尤人,自己酿的苦酒只能自己喝。 春节鞭炮是放,还是禁,这尽管不是一个大是大非的问题,但已经争论了好长时间,最终没有形成共识。北京曾经禁放一段时间,但最后还是以限时燃放鞭炮而告终。每年燃放鞭炮空气污染都会在短时间内爆发,又激起禁放的声浪。放鞭炮具有千百年的历史传统,禁放没有了年味,部分百姓一时还受不了,但多年的实践表明放鞭炮环境承受不了,人们又要“享受”污浊的空气。放鞭炮的人乐了,过了瘾,年过得高兴,不放鞭炮的人则遭了殃,不仅承受噪声的折磨,连“呼吸新鲜空气权”都受到了侵犯,而且无处索赔和理论。鞭炮,真是禁不得,放不得,不知如何是好? 类似的困境也反映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上。我国目前整体环境污染严重,水污染、土壤污染、空气污染和生态恶化令人担忧,局部地区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但为了经济发展,依然用环境破坏的代价维护经济的发展。不发展经济,就业、收入、住房等民生问题无法解决,发展经济就会进一步破坏环境;保护环境意味着经济下滑,甚至部分产业将被淘汰,对社会产生系列连锁反应。仅发展经济不行,仅保护环境也使不得,经济与环境矛盾陷入两难的境地,如何破解这个困局,我们在苦苦地探索,但时间不站在我们这边,我们急切地需要答案,改善经济与环境的关系。 解决这类问题,归根结底,需要解决价值观问题,在全社会树立新型的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价值观,才能解决这个困境。 传统文化的精华我们要保护要继承,经济必须向前发展,这也是毋容置疑的。环境保护要加强,环境保护其实就是保护我们自己,这是时代的要求,没有可以商量的余地。环境具有价值,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价值会越来越高。我们需要探索一条“绿化”春节、“绿化”经济之路,将人的行为与环境保护密切挂起钩来成为人的规范,并通过道德和法律的形式固化下来,获得“双赢”并不是梦想。禁不得,放不得,如何是好?在全社会建立起“绿化的价值观”就是一个好答案。 |
关键词:鞭炮,禁不得,放不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