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要光明正大也要科学谨慎
工商总局日前发布了一项网络交易商品监测结果,称淘宝网的正品率最低,仅为37.25%。1月27日,淘宝官方微博以“一位80后淘宝网运营小二”的口吻发出了一封公开信,直指工商总局网监司刘洪亮司长“违规了,别吹黑哨”,质疑工商总局抽检程序违规、抽检逻辑错误、数据前后矛盾,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 在不经意间,网络改变了生活。如果说在过去,网购还是一种时髦的话,那么现在上网购物已经成了常态,不网购、不会网购则是一种落伍了。网购带来了方便,带来了几多欢乐,也带来了几许烦恼。假货即是其中之一。经常网购的人,要说从来没有碰到过假货,恐怕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特别是那些剁手族,有谁能不遇假货呢? 假货泛滥超乎想象,假货危害也超乎想象。任由假货泛滥,先坑消费者,后坑大小电商,甚至有可能毁掉电商行业。这里并不是说,整个市场会回到传统实体商业时代;既然已经跨进了这条河,想要回到从前,已然不可能;“大道废有仁义,国家昏乱有忠臣”,总会有一些电商在乱局中脱颖而出。如果只是正常的市场洗盘倒也罢了,怕就怕这个机会给国外电商抢了去,我们在电商产业上取得的优势就会白白地失去。 无论站在消费者角度,还是站在电商角度,都必须加强监管。而且,要说故意针对淘宝,恐怕也是一种“迫害妄想症”。今天淘宝在业界的地位,还很少有谁能及。市场上也流传出很多淘宝财大气粗、乃至惹不起碰不起的传说。淘宝也确实存在假货,市场上反映并不少。还要指出的是,淘宝把打假的责任,完全推给监管部门这是不对的。 网购有假货,必须有作为,这赋予了监管的正当性,但这不是不讲方式方法的理由。说句实在话,虽然人们对监管有着太多的失望和希望,但在今天的复杂环境下,想要做好监管却并不是一件容易事。监管既要光明正大,也要科学谨慎。不讲科学,不讲谨慎,不但可能误伤别人,而且会埋下想象的空间,让自己和市场“躺着中枪”。 以科学谨慎为镜,看这次监测,确有商榷地方。有业内人士认为,此次监测的样本数据、统计范围、自营和非自营平台的概念被混淆,抽样确有不科学之处。且不讲这点,单从抽样统计学上讲,抽检数量越高,越能接近事实。淘宝日均在线商品总量超过10亿件,可这一次只抽检了51件商品,就得出“淘宝仅37%的正品率,也就是63%的售假率”的结论,可能有些匆忙和草率,起码没有说服力。这也是史玉柱在微博上调侃的,“对于10亿总量,仅抽样这点点样本,在抽样统计学面前有点苍白。” 监管光明正大,也要科学谨慎。即便这次监管的结论是准确的,但因为在程序上不够科学谨慎,也留下了想象的空间。监管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事,应该支持有关方面积极大胆地监管,但也希望有关方面做到科学谨慎,让程序和结果都经得起推敲。(毛建国) |
关键词:淘宝网,正品率,监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