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也是“上帝”
●汪金友 最近到北京三重华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参观,正是下午三点的时候,发现车间里的员工都在吃苹果。我惊问:“你们怎么可以在上班时间吃水果?”他们笑了,说每天到这个时间,公司都要给员工们发水果。吃个苹果、香蕉或者桔子,再休息几分钟,马上就有了精神。 这个公司的董事长杨涛说,他们公司的主要经营理念之一,就是“把员工当作‘上帝’”。在他们的眼里,员工也是“客户”,也应该当作“上帝”来对待。为此,公司又补贴员工买房买车,又奖励员工股份,同时还为每个员工制订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顾客就是上帝”这句话,是由美国商人马歇尔·菲尔德提出的。当时,他开了一家百货公司,并奉行“顾客自慎”原则,商品一旦售出,本店概不负责。这样,经营了多年也没有起色。马歇尔·菲尔德检讨了自己的言行之后,提出了“顾客就是上帝”的口号。无论什么商品,都可以无条件退货。他们还在购物区设置了椅子,供顾客休息。在19世纪现代服务业还不甚发达的时代,这种营销手段很快就大获成功,并为其它商家纷纷效仿。 为什么要把顾客奉为“上帝”?道理很简单,因为每一个顾客,都是到这来送钱的。没有了顾客,就没有了财源。只有体察客户的感受,满足客户的要求,商店才能顾客盈门,企业才能盈利赚钱。 现在,又有很多企业家发现,在企业内部,员工也是“上帝”。没有员工,哪有工厂?哪有产品?哪有利润?没有员工的创造,哪有自己的价值?没有员工的帮助,哪有自己的成功?因此说,员工就是老板的“上帝”和“衣食父母”。不善待员工的厂长,不是好厂长;不尊重员工的企业,不是好企业。 几乎所有成功的企业家,都把员工的作用放在了第一位。有人问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的回答就是“重视员工”。他说:“当一切烟消云散之后,企业仅仅是由人组成的。我们把每一名员工,都当成一个独立的市场去开发,当成一个特别的客户去爱护,当成一份稀缺的资源去经营。”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老板对着自己的员工大吼:“两条腿的蛤蟆找不到,两条腿的人有的是,干不了,你就走人!”这些老板高高在上,唯我独尊,不知道所有的员工,都是“稀缺的资源”。只有把员工当作市场去开发,当作客户去爱护,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聪明才智,才能充分发挥出来。而任何形式的歧视和侮辱,都会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打击和伤害。有了机会,不用你说,人家就会走。而且每一个人的走,都可能引发一群人动摇。 还有一些企业,对员工提了很多的要求,这个任务要完成,那个指标要达到,甚至连喝水、上厕所,都有严格的时间限定。但对于员工的想法和要求,却从来没有问过,也从来没有想过。员工到我们的企业来就业或打工,一为生存,即通过劳动,换取物质报酬。二为发展,即通过努力,获取一个更大的空间。 这里既有物质层面的需求,也有精神层面的需求。设身处地,将心比心,谁愿意收入比别人低?谁愿意一辈子被别人管?如果企业不顾及不研究员工的需求和梦想,只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把员工当成一种被管理、被指挥的对象,那员工就安不下心,扎不下根。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在奋斗。但和老板们站在一个战壕的,只有自己的员工。尊重员工,就是尊重自己;善待员工,就是善待自己。 |
关键词:员工,价值,经济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