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真正关注公务员心理健康?
昨儿一条新闻,光看标题很惹眼“党报吁多关爱公务员:约束多福利少,常加班压力大”。点进去,原来又是网站吸引点击的惯常做法,是人民日报评论版转载《健康时报》的一段儿,转载标题“多关注公务员心理健康”。 其实原题是《公务员心理健康“求关注”》。之所以,辗转找到原出处,费力地分别标出原题,是因不想混淆转载的“网络标题党”,与一个养生健康专刊心理建设类“求关注”文章的区别。 虽说“公务员心理健康求关注”,原意表达的也是“要关爱公务员”,因为面临“约束多福利少,常加班压力大”等窘况。党报未专门为此撰文呼吁,只在版面最不起眼角落转了一小块,是否有啥深意,也不用猜测。只是从最懂网民心理的网络转载,以及有心提炼的很惹眼的标题可看出,至少养生报刊某职业群体心理建设“求关注”文章,因沾上公务员群体,而引起别样“关注”。 为何在原作者心里,公务员心理健康,似无人关注,专门登报“求关注”?为何一上网,看到类似标题,瞬间就有海量跟帖来表达“关注”了呢?尴尬吊诡之处在于,两者之间关注点,迥然有别。 前者想求来的“关注”,虽未明言,用网络表达其实就是娇嗔卖萌撒娇打滚地“求安慰求抚摸”。如底层一线工作人员,在反四风肃贪腐大潮中,可能也已连续几年都少了年夜饭少了粽子、月饼等最基础福利。以致上次中秋,人民日报不也专门撰文“反腐不应反职工福利”吗? 单从这点儿,民间心态对此抱以同情的也不是没有。因为很多并非公务人员群体,只是供职单位多少与之有丁点儿联系,可能都被断了这类福利,也算“误伤其类”了。即便如此,可从网络反馈看,在看到说公务员“求关爱”时,人们还是有一股莫名情愫涌动,而相信绝非同情怜悯感同身受,而或是与之相反的切肤之痛。 比如“工作节奏快、常加班”,针锋相对的回应:有直接懒得置评——“哈哈哈哈哈哈”的;有较真质问“什么时候加的班,为什么每次我去都碰上休息? 但,喧嚣中似没几人真正关心这个职业群体心理健康状态,是不是真压力山大。虽说如有调查,相信各群体都是高压亚健康状态,但这不表明公务员心累就不是真事,就不需关注。而外界对公务员的情绪之词,也只是将其当个集群概念。若分解到特定一线人员身上,也很多和你我一样加班加点劳碌之辈。不仇官而仇腐。勤政廉洁高效的公务员队伍,是共同向往。而在未达标之前,任何来自这个群体的娇嗔发嗲叫苦喊累,都会被作为某些不作为慵懒懈怠公务人员的群体印象而代为受过。目前,这好似还是无解命题。(李晓亮) |
关键词:公务员,心理健康,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