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去官化为科研改革趟路
两年一度的两院院士增选工作在1月1日启动,这是自2014年6月两院院士大会修订章程之后的首次院士增选。中国工程院内部人士介绍,年轻化、取消部门遴选、处级以上干部不得成为候选人等规定,是此次增选的变化亮点。(1月7日《新京报》) 几乎每次院士增选,“官员院士”都会搅热舆论场。特别是原铁道部运输局局长、副总工程师张曙光在腐败案发,供述两次参选中科院院士“需要花钱”后,更是让舆论一片惊诧。人们关注的不仅是几个官员能不能成为院士这样的小问题,还关注科研机制能不能被权力绑架这样的大问题。 正是因为看到院士遴选中存在的问题,回应社会关切,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改革院士遴选和管理体制,优化学科布局,提高中青年人才比例,实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此次增选机制的变化,体现了这一精神要求,也打开了一扇明亮窗口,让人们看到院士去官化的努力。但要看到,权力绑架是科研体系存在的普遍问题,不独发生在院士身上,去官化也不应该只发生在院士身上。 现实中有两种现象,一种是官员纷纷向学术靠,试图贴金塑身,“官员院士”是其典型代表,“官员博士”是其集中反映。还有一种则是科研人员向官场转,试图添衣增肥,为自己谋取一官半职。两种对立其实一体两面,这个体就是“官本位”,对应的是权力决定一切。官员为什么要往科研靠,这是一种赢家通吃;科研人员为什么想往官场转,这是想拥有赢家通吃的机会。 这种权力对科研的干涉和支配,在院士身上可能还不是十分明显。院士因其拥有的社会地位和学术地位,还拥有相当的话语权。可对于大量处于金字塔座的底层科研人员来说则不同。一些院校行政人员、后勤人员本是服务科研人员的,可在权力本位下,却反了过来,科研人员甚至成了“科研民工”,成天要看行政人员、后勤人员的脸色。 院士居于科研最高层面,院士更应该在去官化上发挥示范引导作用,为科研体制改革趟路,促进整个科研体系的价值回归。此次增选机制的变化,特别是明确提出“处级以上官员不得候选院士”,正体现了这样的努力。相对而言,院士遴选去官化容易,整个科研机制去官化不易。但现在毕竟打开了一扇明亮窗口,希望有更多清新的风吹进来,促进整个科研体系价值回归。(毛建国) @徐刚:过去领导干部参加院士评选之所以遭受非议,问题主要在于院士评选机制上。过去的院士评选中存在拉关系、走后门、送红包等各种各样的潜规则,而在这些方面,很显然,那些领导干部明显要比专家教授们更熟悉更灵活。这一点,我们从落马的铁道部官员张曙光参选院士的经历中就可窥见一斑。学术的归学术,行政的归行政。这才是院士遴选改革的最终方向。 @吴杭民:“官员院士”之所以屡遭诟病,实在是因为不少为官者频频利用手中的公权力去当教授、读博士、拿专利甚至“运作”院士的评选,成为官场的一大腐败生态,不仅使官场风气浑浊,也玷污了学术界的“清白”,尤其是当贿选丑闻浮出水面,更是因为一颗“老鼠屎”而坏了“整锅汤”。 |
关键词:院士,去官化,科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