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党内圈子”三大害
新华社3日报道:在近年来落马的一些“大老虎”背后,多有一帮官员与之有着千丝万缕的利益勾连,形成一个个或明或暗,或松散或紧密的帮派团伙。其中,尤以秘书帮、石油帮和山西帮为典型。这则新闻直指十八大以来反腐败出现的一个非正常现象:“党内圈子”问题。 之所以存在各种“党内圈子”,究其原因是一些党员干部企图谋求与公共利益相背的私利。显然,如果任凭各种形形色色的“党内圈子”的恶行发展下去,我党用无数鲜血和生命在群众中所建立的形象就会“断崖式塌陷”,党执政的根基就会被动摇。因此,与人民群众利益相左是“党内圈子”存在之第一大危害。破坏民主集中制,破坏党的团结统一,是其第二大害。“党内圈子”的存在并继续发展下去,必然在党内形成多个利益集团,从而破坏党内团结统一的局面,进而涣散党心和民心。压制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助长歪风邪气,是其第三害。“党内圈子”必将助长歪风邪气,一些有“圈子”的人不需要勤勉工作,只要依附其“圈子”就能够不断得到提拔重用,而那些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的党员干部却不能得到提拔,这必将伤害绝大部分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感情。 “党内圈子”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三:一是“私”,公权与私利结盟,党内正常的同事和上下级关系异化为赤裸裸的权力和金钱关系。部分党员干部认为走仕途需要有“圈子”帮忙或者关照。担心完全置身“圈”外,会被排挤、边缘化。于是,为了私利不断依附权力“圈子”,致使这种充满私欲的“圈子”规模不断扩大。于是,从政治到社会各个领域, “圈子文化”的潜规则显性化。二是“别”,圈子看似松散,但却内外有别。不管人与人关系多么错综复杂,一个人进没进圈子,是谁的圈子却分得清清楚楚。在圈子内,不仅称兄道弟,互相照应,而且形成圈子“差序格局”;对圈子外的人则暗中使绊,国家公器沦落为“圈子”的玩物,人民赋予的权力成为排斥、打压异己的工具。于是,匪气、霸气代替了党纪国法,规章制度、政策、原则都可以成为“圈子人”以权谋私的工具。三是“潜”,每个圈子都有其独特的潜规矩。这些规矩既没有摆在台面上,也没有落纸面上,但是谁都不会去破坏。比如,“江湖义气”和“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圈子内,下属对待老大“忠心耿耿”,老大对待下属“义薄云天”。混出了名堂,圈内人必然“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出了问题,圈内人必定统一口径,百般庇护。最近查出的“窝案”、“串案”,“一锅端”,秘书帮、石油帮和山西帮,为其集中体现。 “党内圈子”严重违反党的组织纪律,也违背党的性质和宗旨,必须旗帜鲜明地予以反对并根除之。打掉党内那些“团团伙伙”,既是反腐败的内在要求,也是净化和纯洁党组织和党内生活,提升我党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依宪执政、依法执政的内在要求。 |
关键词:党内圈子,反腐败,提拔重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