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渤海潮>>专题库>>专题新闻

农家子弟本科生失业率30.5% “没脸回家”过年

来源: 中国广播网 作者: 陈蕾 2014-12-27 14:08:28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春节回家”绝对是个温暖度数很高的词,但是,这对一些人来说还意味着压力,比如农村大学毕业生,很多人没钱、没房、没车,有些人甚至觉得没脸回家。来关注他们的生活:

  年轻人“春节没脸回家”,最怕问工资、问买房、问结婚

  圣诞平安夜,晚上7点,深圳的小颜趁着加班吃饭的间隙,又刷了春运火车票,这次,还是没抢到。不过,他回家的压力似乎更大:

  小颜:一上来亲戚朋友就问,你挣了多少钱啊。可是刚毕业的话挣不了多少钱,但是一些长辈就会说,你参加工作了,你应该表示表示呀。然而自己的经济水平是满足不了的,最怕这种尴尬了。

  记者:回家你今年有准备多少钱?

  小颜:不算来回的车票,礼品啊、红包啊,起码得5000元以上吧。相当于不吃不喝的成功资本。

  小颜,24岁,来自湖南某镇,今年7月份入职,每月到手工资5000元,除去房租、餐费等,工作半年几乎没有存款,这是一线城市很多年轻人的现状。

  调查数据显示,农村大学毕业生群体有成为社会夹心层的趋势。社科院蓝皮书披露,农村家庭普通本科毕业生就业最为困难,失业率达30.5%。就业高不成、低不就,城市立足难,家庭压力难以返乡,这些“难”小颜深有体会:

  小颜:因为一辈子都在农村,自己的孩子上到大学,家长就觉得他们的孩子最好能在城市立足,而我们自己的想法就是能凭借自己的能力在这里。但是真的是非常之难。像我可能不会过多的去想未来,只是走好眼前的每一步吧。

  “没脸回家”不是“撒娇”,而是“社会压力”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尴尬?城乡教育不均衡被认为是直接原因,大量数据显示,重点大学农村生萎缩,农村大学生集中在二、三本和专科院校,更难进入待遇好、工作稳定的单位。另外,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福利差别较大,这也是很多家长迫切希望孩子留在城市的原因。

  “没脸回家”的年轻人需要制度护佑和关怀

  如何打破“没脸回家”的尴尬?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周孝正认为,最根本的还是户籍制度,正在推行的居住证改革空间依然很大:

  周孝正:农业、非农业(户口)变成居民,可是居民背后有60个制度不一样。比如居民一有承包土地的权利,居民二有宅基地的使用权,居民三有自留地,居民四不需要买农民的房子等。它背后有60个具体的不一样,这就造成了农村的孩子起点比较低。

  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张车伟则指出,促进城市均衡发展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北上广深人口流入压力很大,与此同时,我国有10个省会城市人口年流失超过200万,如果二三线城市有足够吸引力,给年轻人创造更公平的机会,年轻人享受更多的资源,生活才能更幸福,“没脸回家”的压力自然会减少。

  张车伟:中小城市规划的人口多,但实际的人口非常的少,城市缺乏吸引力。人口的流动应该更加合理或均衡。如果中小城市的就业机会不断地增加,生活的质量能不断地改善的话,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会越来越大,人口分布则变得更加合理。

  网友留言:“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时代痛感要靠改革发展来纾解,也需要年轻人自己去找寻压力出口。不可否认,所谓的“没脸回家”,有一定的面子心理在作祟。有句歌词唱得好: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只要自己努力经营了,不负青春年华,又何谈“没脸”呢?合家团圆,喜气洋洋,才是过年的真正意义。事实上,很多年终不安和焦虑,想开了不过是庸人自扰。亲情比面子弥足珍贵,亲情难圆和乡愁难解才是真正的不可承受之重。

  从亲情角度而言,过年回家看看父母,是最基本的孝道伦理,以没赚到钱、没找到“另一半”为借口不回家,多少有些不近人情,也非父母所愿。亲情宝贵,梦想可贵,但二者并非一定难以兼顾。多一点沟通交流和相互关爱,亲情会成为梦想的温厚依托。

  网友留言:淡化“没脸回家”心态,“修外”还要“修内”

  青年人,尤其是农村大学生日渐沦为社会“夹心层”,是部分社会现实。破解难题,需要为农村大学生打通更多上升通道,也需要青年人积极调整心态,正确看待青春梦想和个人价值。

  事实上,无论是二、三线城市,还是小城镇和农村,都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只要不怕吃苦,不怕失败,在哪里都可能成功。一些农村大学生一旦跳出农门,心态就发生了变化,哪怕在大城市住地下室,也不愿回乡创业或者到更能施展拳脚的中小城市去。这种一厢情愿造成的生活困顿,更应从心态和观念上找找原因。(记者陈蕾)

关键词:农村大学,毕业生,没脸回家

责任编辑:芦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