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EC蓝”成常态还需每个人付出努力
蓝天白云、晴空万里。连日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6省市区采取的一系列减排措施取得成效,晴好的天气受到人们称赞,“APEC蓝”迅速成为热词。连续出现的蓝天,极大提振了人们治霾的信心。但是有人担忧,“APEC蓝”美好而短暂,减排、停产、限行、放假等强制措施不可能长期执行。怎样才能让“APEC蓝”成为天空常态?(11月14日《河北日报》) 通过京津冀等地合作,APEC会议期间,北京空气质量良好,“APEC蓝”也成为公众热议的名词。而京津冀等地在控制空气污染的努力,更应该给今后空气治理,提供有益经验。正如有关专家所言,APEC蓝的出现,实际上就是“人努力”的结果。 近日,京津冀又出现雾霾天气,不少公众唏嘘甚至期待APEC会议一直开。会议并不能常开,但公众对清新空气的需求应该得到有效回应。治理大气污染,除了短期通过行政手段限产停产来实现,尤其应该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入手,持之以恒,常治常新,逐渐扭转空气污染严重的现状,而不仅仅是需要靠风吹治霾。 回首APEC会议期间,河北在空气污染治理的措施不难看出,空气污染治理是有法可循,并且只要人努力,措施到位,协调沟通畅通,就会在治霾方面,实现事半功倍的目标。 往前一点说,河北在空气污染治理方面,投入很大,对钢铁、制药、焦化、建筑工地等行业进行了关停措施。在APEC会议期间,全省共停产企业2000余家,限产企业1900余家,停工工地1700余处。11月7日,全省下发了进一步采取强化污染减排措施的紧急通知,要求对全省所有燃煤电力企业实施限产,减排强度达到50%,对全省钢铁、焦化、水泥、玻璃等行业高架源全部暂时停产(焖炉),全省工业企业中涉VOC排放工序的全部暂时停产。会议期间,还采取了机动车单双号限行等措施。这些措施,是应急措施,效果很好。石家庄等地甚至在APEC会议期间实行乘坐公交车免费的措施,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既减少了空气污染指数,又方便了限行给公众出行带来的不便。对于今后在空气污染治理方面有助益,至少可以有所启发。对于短期限产停工措施,虽然不是常态,但应该在加强对落后产能的淘汰上加快步子,加大力度。对于绿色产业、绿色出行等方面,则应该继续有针对地推行。 当然,实现空气的长期根本的转好,并不能指望于一时之役。冰动三尺非一日之寒。治理大气污染也是如此。但面对大气污染的严重形势,尤其应该夙兴夜寐,既要狠抓“标”,严控废气排放,加强地区落后产能的淘汰,对非法生产行为进行严厉惩处;又要加快发展无污染、高效能的新兴产业,大力推行公共交通出行,大力治“本”,这也是APEC蓝从“飞鸽”到“永久”转变的根本之策。(张立) |
关键词:APEC蓝,大气污染,惩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