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渤海潮>>时政经济

重污染的“海参圈”还需监管“漂白”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堂吉伟德 2014-09-11 13:52:0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整个渤海湾的辽东半岛至山东半岛一带,海参圈比比皆是。在盘锦海参圈已经深入到斑海豹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海养殖产业密集对近海海域造成污染,渤海湾生态系统现在已经处于亚健康状态,水体呈严重富营养化。(9月10日《北京晨报》)

  除了食品安全之外,“药养”对近海环境的破坏,已经变得日益严重。其实“海参圈”的危害性并不难理解,因为在淡水养殖中就多有先例,肥水养鱼导致水质的急剧恶化,使得很多地方果断采取了取缔的方式。海水养殖同样如此,只不过是介质不同而已。同时在监管上并不存在难度,对水质进行检测或者对海参进行检验,就可以很快发现问题。更何况,“给海参用药”已成行业公开的秘密,监管部门失聪失明至此,恐怕还得从认识上找原因。

  究其原因恐怕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药水养参涉及地方经济利益,特别是附近养殖户的收益,管理者对此顾忌较多;二是近海不同于淡水的保护,由于涉及的公共利益较少,外部监督的力量不足,也使监管的动力不足。然而,重污染的“海参圈”不仅关系到生态的好坏,更关系到食品安全的状况。纵容如此大面积的养殖,让“药泡海参”大量流入市场,这种以牺牲环境甚至食品安全为代价的发展,暴露出监管层面的短视,以及责任上的失范。

  食品安全是项良心工程,个人自律固然重要,然而外部的监督不可或缺。仅作“商业诚信”的矫情并不靠谱,或进行“良心坏了”的道德指责也过于理想化。“修建长城者”并不是有多高的觉悟,而在于达不到要求将会面临严重的惩罚,食品安全也好,环境保护也罢,“罚得倾家荡产”才是提升商业诚信的关键,也是检验监管责任和公共取向的试纸。重污染的“海参圈”之下,监管的态度与作为尤其需要拷问。但愿当地环保、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农业等部门能够及时介入,正视重污染的“海参圈”问题的严重性,以强力的监管真正实现源头之治。(堂吉伟德)

关键词:海参圈,重污染,监管

责任编辑:芦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