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版“农夫和蛇”故事可叹 背后权力魅影更应关注
赵某上大学时因家境贫困,曾接受好心人包先生的资助。赵某毕业后找到包先生,声称自己已是国家机关公务员,此后八年骗了恩人千万元(8月5日《北京晨报》)。 在“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古训面前,这个现代版“农夫和蛇”的故事格外刺人眼球。忘恩负义、恩将仇报固然让人唾弃,但这个故事背后的权力魅影无疑更令人深思。 尽管从根源上讲这起诈骗案的发生源于赵某的贪念,但案件背后“无所不在”的权力潜规则无疑起到了关键作用。赵某的骗术并不高明,除了利用朋友之间的信任外,主要是打着“国家机关公务员”的幌子,以“中央机关领导”的权力为诱饵,吸引恩人受骗。说白了,恩人也有自己的贪念,企图通过非正当的手段实现自身利益。 在权力潜规则一度大行其道的环境下,包先生被骗千万巨款就不足为奇了。无论是想承包地皮,还是帮朋友调动工作,包先生看中的恰恰是赵某虚构出来的权力,相信只要金钱和权力结合在一起,就能“搞定”一切。 事实上,很多诈骗案件背后都有若隐若现的权力魅影,即使一些高科技电信诈骗也屡屡打着“公安局”、“法院”等幌子,用权力击溃受骗者的心理防线。 面对现代版“农夫和蛇”的故事,我们除了谴责恩将仇报的“白眼狼”,更要警惕社会潜规则的“毒素”。(陈广江) |
关键词:家境贫困,资助,诈骗 |
责任编辑: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