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题材的“意义”回归
近年来,以中国历史、传统文化为题材的文艺创作层出不穷,但不少作品的品质还有待提高。我们不缺优秀的历史资源,不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制作过程中也不缺支持和投入,但是,一块短板阻碍了经典之作的出现。 在一些历史题材的电影里,小到器物的形制、花纹,大到建筑、街景和仪仗场面,都尽量趋近“历史原貌”,为此甚至要调动学术考证的最新成果。然而,与细致严谨的器物考证、不惜工本的场景还原相比,历史事件的文化意义、历史人物秉持的思想观念和信仰追求,却往往被含糊敷衍过去,那些理应体现人物思想、文化理念的关键性情节处理得令人不知所云,以至谬误荒唐。精神、思想和文化理念是历史题材作品的“意义”内核,以上这种“重物不重心”、重形式轻内容的处理让内核形同虚设。观众无缘知道人物思想之复杂、历史精神之可贵、文化价值之丰富,无法亲近这些精神性的内核,便无法与历史平等对话,更无法从中汲取有益的精神营养。可以说,“意义”的缺席,隔断了很多历史题材作品通往经典的道路。 “意义”缺席带来的遗珠之憾并不鲜见,让我们从两个例子说起。 一个例子是一部呈现孔子生平的电影关于颜回之死的情节设计。颜回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不幸英年早逝。现存史料没有对颜回死因的可靠记载,所以对于颜回这个重要人物的死,文艺创作是可以而且应当发挥想象力的。该影片对颜回之死的想象是:这位孔子最忠心的追随者为了保护老师的藏书,在冰河里一次又一次地打捞逸散的经卷,直至耗尽了最后的气力,冻死在老师面前。作为观者,我好奇的是:那些颜回拿命换来的书到底如何宝贵,能给现代人瞧一瞧吗?遗憾的是,影片始终没有透露那些书上都写了什么,仿佛里面是某种秘不示人的江湖口诀。 无独有偶,在一部描写晚清民主革命的历史题材电影中,孙中山以及他所传达的“民主”理念也被推进了“密室”,遥见影影绰绰,未闻只言片语。观众只知道正在召开一次决定民族命运前途的重大会议,但没有人知道他们讲了什么,更不知道他们所讲的跟当时的现实生活有何关联。在这部作品中,孙中山的革命事业只是一个传奇的、模糊的、甚至神秘的背景。 不论是孔门师徒的经历,还是一场密室里的会议,都指向着一些在历史上具有重大价值的思想理念。但在这些作品中,不论是古代的“仁义”还是现代的“民主”,都没有在作品情节主线中表现出来,像是被封闭到了一个个箱子里,让观者感觉十分模糊、遥远。箱子里的宝贝是什么样子,观者无法体认,因而很难被打动。对于宏大的精神理念,如果创作者没有“接地气”的理解和具体的细节呈现,只泛泛地用“让天下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敷衍了事,那么,那些理念在艺术中就是无趣的,也是无力的,最终将观众隔在了门外。 陈寅恪曾就思想史写作提出一个心得,“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这也适用于历史题材艺术创作。如果创作者在思想上不能与古人“同一境界”,就难以理解历史人物的行为,发现不了那些有价值的细节,甚至做出谬误的揣度。 让我们试着“神游冥想”一番:如果孔夫子的书籍真的面临损毁的危险,作为夫子最为得意的学生,颜回是否会以命相搏?若我们对儒家思想稍有了解,就能断言:如果这种情况出现了,颜回绝不会跳到冰河里捞书,以至把自己的性命搭进去。这个论断的依据不在文献考据和文物考古,而在人所共知的经典著作。《论语》中记载了一段动人的对话。孔门师徒曾在周游列国途中遇险,一度走散。后来相见时,孔子对颜回说,我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颜回说,老师在,我怎么能死呢?颜回其实很珍惜自己的生命,九死一生之际,他都要坚持活下去。人是最宝贵的,孔子说过“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他把颜回当做儒家理想的传薪托命之人,不吝提点勉励。颜回当然懂得老师的心意,珍惜自己的生命,不是怕死,而是要传承儒门的志业。这些情节难道不比“舍身救书”更加动人吗?对于儒家思想观念的理解,决定着关键性细节的展开——究竟是为了传承志业而选择生,还是为了保护藏书去选择死?颜回选择了前者,而今天的创作者却设计了后者。关键性的细节决定着作品的高低,更影响着受众对历史文化、人物、事件的理解。 历史题材文艺作品能不能让当代人获得触动和教益,不仅取决于创作者掌握了多少历史知识,更要看他们在多大程度上关怀当代社会的现实状况、当代人的信念与追求。因为人类社会的问题是相通的,思想也是相通的。尊重历史,表现历史,不是要匍匐在历史的脚下,而是要让当代人从历史的教益中汲取解决现实问题的思想,找到前行的方向与动力。因此,对历史的回望不能“重物不重心”、重形式轻内容,而是应该正视历史中的思想、精神与文化,对其精髓进行深入的理解辨析和创造性的艺术表现,让今天的观众与之对话和碰撞。 有的作品已经为我们提供了正面的探索。在一部反映近代武林往事的影片中,创作者设计了一个高手过招的场景:没有激烈的打斗,双方以一块松软的糕点为道具展开紧张的较量。你来我往当中,胜负已决。旁观者尚未见出高下,胜者已主动表达谦让了。这段情节例示了中国传统思想观念中的“和”——不回避竞争和较量,却讲究文明和谦恭,着眼长远,点到为止。这个故事情节或许是虚构的,却不碍其思想上的真实和艺术上的感染力。总结其经验,除了创作者对“和”的观念有较深刻的理解之外,还得益于该观念的内涵比较具体和明确。相对于那些涵义复杂的“仁义”或“民主”等观念,“和”比较容易跟当代中国人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也比较容易用情节来呈现。接通历史的“意义”,不妨从这类内涵比较明确的观念开始。 历史是文艺创作取之不竭的资源宝库,摒弃“意义”的创作是对宝贵资源的辜负。接通“意义”,让“意义”回归到历史题材创作中来,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有赖于那些传承了几千年的仁、义、礼、智、信等观念在现代社会的真正回归,更有赖于把观念和价值观落实到细节的能力。这显然不是仅仅依靠编剧、导演就能扭转的局面。值得一提的是,本文提到的历史题材作品,不论思想理解到位与否,至少都已传达出创作者对历史人物和思想观念的敬意。这种敬意,正是“意义”回归的第一步。 作者简介 孙焘,中国戏曲学院国际文化交流系讲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美学、美学与当代文化。 |
关键词:历史题材,文艺创作,传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