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渤海潮>>长城时评

由“黑账户”引发的“治腐”思考

http://www.hebei.com.cn 2014-05-12 08:29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5月6日欧洲财长会议上,瑞士同意签署一项有关自动交换信息的全球新标准即“信息透明协议”。根据这项新标准,延续几百年的保护银行客户隐私传统就此终结,瑞士账户再也不那么“保密”了。

  瑞士银行的这一举措使“黑账户”再也没有那么容易建立了,一定程度上断了部分官员的“贪婪”和“侥幸”的念头。这是让人拍手称快的好消息,可是高兴之后,我们的相关部门是否应该去仔细想想腐败的根源在哪儿?是否应该想想怎样才能以更好的治腐成绩来给党和人民交上完美的答卷?

  “贪婪”与“侥幸”是滋生腐败的温床。这两个邪念致使少数贪官、富商携款而逃,使我们的国家和人民遭受到不应有的损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经提到过:“加强对本国公民个人在海外金融资产的了解,是防止贪腐人员外流外逃、打击职务犯罪的有效手段。”总理的话无不在告诉我们,“治腐”的关键在于防范与监督。所以,仅仅依赖于银行公布个人账户信息这样的举措来完全防止腐败是远远不够,也是不现实的。

  从历来裸官外逃的事件中可以看出,国家财产流向国外的主要原因是官员的“贪婪”与“侥幸”。此前有人提到打击贪污腐败的关键在于“量刑”,认为杀头才有威慑力,杀一儆百的做法才能根治贪污腐败。然而,如果对所有有贪污行为的人不论轻重都一概杀之,那未免太不合情理,也不合法。所以,我们是否能够从“策略”上入手“治腐”,想必这才是解决腐败问题的着力点和关键。

  治理腐败需“望闻问切,辨证施治”。笔者认为,首先要找准源头,源头就应该是带队领导。他们自身一定要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时刻将自己晒于阳光之下,保持健康远离腐败。有了这样的领导,干部们就不会腐败、不能腐败。其次是相关的监督机制要合理完善,对部分存在着“贪婪”、“侥幸”心理的官员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只有这样,我们的治腐工作才能取得胜利。治腐不是一日之事,希望我们的领导干部要时刻提防“贪婪”与“侥幸”的心理,不忘“照镜子、正衣冠”,做一名“为民、务实、清廉”的好官!(章粒子)

关键词:瑞士银行,客户隐私,腐败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长城网
责任编辑:芦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