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渤海潮>>社会民生

该告别“不差钱”的赛事承办模式

来源: 华西都市报 作者: 2014-05-09 08:20:32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7日上午,南京青奥会倒计时100天新闻发布会上,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肖天回应了中国接手越南举办亚运会的情况,称截至到目前为止亚奥理事会没有和中国联系,同时也没有一个中国城市提出要申办这一届亚运会。但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突然接话,说南京青奥会各项工作已准备就绪,场馆也非常好,如果说有需要的话,这个事南京愿意干、愿意接。(5月8日《中国之声》)

  客观言之,无论是从经济实力抑或是举办青奥会的契机来说,南京确实是接棒越南的最佳城市之一。但舆论的态度却“分道扬镳”,比如有网站发起的调查中,有超过70%的网友投下了“反对”票。

  网友的反对,一个重要理由便是“南京又要变为一个大工地”。虽然南京市委书记表态愿意接棒的理由是有奥青会的体育场馆可以利用,但青奥会与亚运会的规模毕竟存在较大差距,追加场馆建设将不可避免。而众所周知,对于青奥会筹备过程中,城市建设带来的影响,市民本就有不少非议,如梧桐树被砍事件。在连续的时间内,如何让市民承受大规模的市政建设带来的不便,不可不察。

  但市民的反对显然不仅仅是源自建设可能带来的不便,更是担心一种“被代表”的权利漠视。从政府决策的程序上来看,重大项目工程建设乃至大型赛事的申办,政府主导与民意支持如何对接,政府决策如何与民众保持必要的互动,一直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换言之,赛事最终能不能办,除了要兼顾“财力”,政府如何以透明的信息披露说服民意,才是重中之重。

  必须看到,随着市民权利意识的提升,对于城市举办大型赛事的观念也已发生变化。如果说过去举办一些大型赛事特别是国际性综合赛事,市民更多想到的是从举办的成功中感受“荣誉”乃至获取“自豪”,那么在现在,则可能更多转变为对自身利益和权利等“实质性”问题的考量。政府决策要想最大限度获取民意支持,显然也要跟上这种观念的变化。

  南京主政者“愿意办”的表态,或许能够展示一种负责任的“大度”。但毕竟承办这样的赛事并非小事,也不能仅仅依“财力”而行,民意应该有决策参考的一席之地。毕竟,没有对话就没有共识。(朱昌俊)

关键词:南京,青奥会,工作准备

责任编辑:芦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