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是否抄袭先别扯“恶意打击”
一名从教21年的大学教师,10篇论文被指抄袭,其间职称从讲师晋升到了教授,并调入了另一所大学。近日,这则举报重庆师范大学政治学院教授张世友论文“从讲师一路抄袭到教授”的网帖,在互联网上引起了大量关注。当事人张世友否认抄袭,并称,自己之所以被举报,可能是有些人“恶意打击”。(4月29日《中国青年报》) 据记者比对发现,被指抄袭的10篇论文中,至少8篇大量“引用”了文末的参考文献,有的几乎全文由多篇参考文献组合而成。所谓的“恶意打击”又被拿来作为挡箭牌,更有刻意转换话题、规避批评的嫌疑。 首先,有人指出教授的论文存在严重的抄袭情形,且已经开列出具体的问题,那么,目前最紧要的事情只能是,就事论事,查明真相,认真核查一下举报网帖讲述内容是否属实,这些论文究竟有没有构成抄袭。也即,先辨真伪,再谈动机。事实上,这也是正常的学术辩难的前提所在。抄袭了就是抄袭了,没有抄袭自然会还当事人一个清白。 再者说,学术批评是正常的学术活动,正是因为有这些“啄木鸟”的存在,学术才有可能渐至佳境,得以发扬光大。因此,学者应该以正常的心态对待批评,欢迎批评,并进行反批评。毕竟,无论是批评还是反批评,都应该是学术交流的应有之义。动辄扯上“动机”,并不假思索地将所有的批评和质疑指为“恶意打击”,并不是应有的态度。 当然,如果网帖的质疑被坐实,确实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抄袭者的学术声誉,还有目前取得的地位和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样的“打击”,或许可以说是“惨重”的,但仍不应该判定就是“恶意”的。很简单,抄袭者抄袭在先,过错在先,承受“惨重打击”,也是咎由自取,自作自受,完全怨不得别人。只能说,打击来得太晚了。 事实上,如果有一个相对宽容、健康的学术辩难、甄别环境,让这样习惯“引用”别人作品的人早一点被“打击”,结果反而会好一些,从积极的结果看,或可幡然悔悟,从此步入文章皆出于本心的正途;而从消极的结果看,也可以该干嘛干嘛,不一定非要走学术之路。这样,也不至于从讲师到教授,一路攀爬到学术的高地,让学术蒙羞。(胡印斌) |
关键词:论文,抄袭,恶意打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