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渤海潮>>河北纸媒

新读书无用论不过是伪命题

来源: 燕赵晚报 作者: 2014-04-23 10:39:38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又到读书日。所有专门设置一个具有纪念意味的日期的东西,基本都类似隐喻式的提示:因为难能可贵,所以你应该记得!读书也一样。2012年,中国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为4.39本,而北欧国家国民每年读书高达24本,这数字令人沮丧。与数字同样萧条的是实体书店的崩溃式退场,似乎从侧面佐证了国人不爱读书的懒散习性。

  国人不爱读书的理论可随意列举无数个事实来说明。放眼国内任何城市,林立的永远是商场饭店、洗浴按摩等享受型商业业态,而书店始终清高地偏居于城市一隅;多数人日常生活的内容基本都是难脱口腹之欲,难离华服美饰之惑,再则其他感官享乐,在很多装修日益豪华的居家中,书籍早已淡出视线,这也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社会分工的多元化,让很多人有了发挥的空间,人们已不屑于再从书中苦寻颜如玉、千钟粟、马如簇。不读书也可以取得世俗所谓的成功,新的读书无用论依然有市场。这种示范效应导致功利化阅读泛滥不已,各类成功学、商场秘籍、处世技巧大行其道,投机心态尽显其中。因为从物质收益角度看,一些大学生确实不如一个辍学做生意的小老板。囊虫映雪、凿壁偷光早已成为历史里的励志传说,很多成功的商人都喜欢在办公室做一面书墙,书橱里放置一排排假书——有中国才有的假书,谁敢奢望连附庸风雅都作假的人去真的读书呢?

  固然如此,但这只不过是事实的一面,还有另外一些截然相反的事实,让我们相信,读书这种绵亘千古的事,至今依旧薪火相传。纵使历经战火、天灾人祸,我们的文化都没有中断,仅一个浮躁的互联网和暂时的功利世相,如何能干扰文化的自动复制与延续?实体书店退却的同时,是网络书店的蓬勃,以及电子阅读的悄然流行。网络消灭了实体书店,火了游戏产业,但也极大促进了人们的实时阅读。大街上翻看手机的,一部分在刷微博发微信,一部分在玩游戏,但更多的是在看电子书。

  不否认移动互联网对人类思想深度和思维能力的蚕食,但是也不必对此过于苛责。所谓物极必反,驳杂的喧嚣之后,必然有对思想、智慧的终极需求。在知识碎片化时代,慢阅读肯定有其存在空间,二者是此消彼长的动态平衡关系。那些醉心于网络喧嚣的人不久之后就会发现,他们所热衷的各类政治学、社会学名词,不过是浮沙过眼的名词而已,缺乏系统的学术基础,他们不会有更深入广阔的参与探讨空间。他们那种所谓创造历史的快感,不过是他们为浅薄和急功近利付出的人生成本。文化传承静水流深,不会因为这些快餐化的网络大集而中断。只跟随网络口水翻腾而不付出学习的辛苦,最终难逃被边缘化的结局。有一些事实也是有目共睹。与很多家庭没有书橱相反,很多家庭的藏书堪比小型图书室,家庭化阅读的普及率一直在提高,现在的基础教育阶段已经把阅读列为核心教程。

  与那些不读书的成功者不同,我发现我所熟识的越来越多的成功人士,早就开始了系统学习。在专业之外,在常规的专业书刊阅读之外,他们更细化接收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治世智慧。现在的高校和社会各界,也日益重视通识人文教育,那些文化素养不高的商人,在让孩子读书方面,却有着比常人更多的决绝。翻检短短近几十年的中国社会发展史,不难发现,那些具有人文素养的人更容易走向成功。而那些胸无点墨的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社会规律如此,无可遁逃。

  作为出版界的王者之一,三联书店开设了夜场。寂静的夜晚,潜滋暗长的智慧,亦如捧烛夜读,是消解无知与浮躁的最佳工具。万家灯火烛照的阅读剪影,是一个民族和一个社会向上的基础动力。(王丹雪)

关键词:读书,无用论,互联网

责任编辑:芦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