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进药店遇冷”的意外与不意外
去年10月,“奶粉进药店”项目在北京开始进行公共测试运行。4家试点药店的5个门店率先在店内引入了自主售货机。经过5个月的运作,情况究竟如何?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与婴幼儿用品专卖店,或价格更低廉的网店相比,很多消费者对药店奶粉专柜显然并不买账,个别药店平均月售仅四五罐。(3月26日《北京青年报》) 试点工作进行了周详的准备,试点期间药店亦进行了价格优惠,奶粉售价优于超市价格……前期工作在被认真地做出,为什么结果不尽如人意? 答案需要给出,但无论如何,单纯从结果来看,一个首先可以做出的结论是:“奶粉进药店遇冷”是令人意外的。其意外之处不在于,国外早有着奶粉于药店销售的普遍现象,以及它日常运行的成功经验,而在于它又一次让民众看到了质量监管改革的动辄失败。 对于奶粉质量监管的改革试点,轻易地又踏入了失败的泥沼,这不免让人产生深深的挫败感。按照药店方面的说法,药店奶粉销售量不佳的主要原因在于手续繁杂,细节上欠缺,比如有的店内甚至没有为扫码刷卡机通电。而即便售卖价格进行了折扣优惠,却依旧比不上售卖价格更低廉的网店。很难说种种说法没有道理,但一个简单的反问在于:与网店相比,现实中比其价格偏高但销售情况良好的商品比比皆是,为什么独独药店内的奶粉销售状况这般惨淡? 厘清这些后再来观察,出现“奶粉进药店销售遇冷”,事实上丝毫不惊诧。它不过是再次证明了那个被重复提及的常识:对于食品质量的监管模式,应该是成链条与能够形成合力的。将奶粉置于药店内售卖,这实际上是用药品销售监管的高标准来为奶粉质量背书,但这充其量只是消费信心生成中的一个环节。奶粉的整体低生产标准早让民众成为惊弓之鸟,相关事故后维权之难亦是谁都看得到的事实,没有改变的分段管理事实,让药店内的奶粉注定无法被消费者笃定地相信。 当然,仍不得不强调的一点是,别指望一个“药店内售卖”,就改变整体市场意义上的奶粉销售惨淡状况。但这并不就等于,可以否定“药店内售卖奶粉”的价值。纵然试点并不顺利,但推进还请继续。(王聃) |
关键词:奶粉进药店,低廉,网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