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失联以生命的名义企盼奇迹
蓝色的大海,无尽的长空,在这一天成了噩梦。失联20多个小时后,马来西亚航空公司这架载着239人的波音777,仍然没有消息。焦灼、忧虑、悲痛……今夜,多少人为这架飞机牵肠挂肚,多少人为这些鲜活的生命祈福。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习惯,飞机降落后打开手机,给亲人打个电话、发条短信,通报平安到达的消息。或许,正是这样的细节,让我们更能感同身受。那些没有收到的信息,那些没有响起的电话,该承载多少人世的悲欢、看到多少心碎的眼泪?无论国籍、无涉信仰,我们为“生命”本身献上一瓣心香。 大海之上,搜索仍在进行。马来西亚、越南、中国,以及很多乘客所属的其他国度,让这起事件有着“全球化”的色彩。而这也给这场国际大搜救,以及接下来的处置和善后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课题。当我们需要在更广阔的世界中保护公民的权益乃至生命之时,怎样才能采取更有效的行动?客机失联后,中国、马来西亚、越南、美国和新加坡等国,已经合作展开了搜救行动。本着对生命的尊重,这种国际间的应急合作,理应有机制、成常态。毕竟,在现代文明中,如果有一条价值准则能够跨越文化、跨越语言,那一定是对生命的尊重。正是这种跨越国境的人道主义,可以成为各个国家携起手来,共同应对突发事件、将损失降到最低的基础。 失联的原因尚未查明,种种猜测与传言已经很多。凌晨1点20分失联,到上午近9点才确认,到下午2点40分才匆匆召开不到5分钟的新闻发布会,甚至连乘客国籍都算不清,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的处置可谓混乱而滞后,这或多或少也反映出平时的工作状态与水平。不管是飞机制造者,还是航空公司,在之后的日子里,或许都应该查找原因,给个说法,进行技术或是管理的改进,把事故的发生几率降到最低。 而我们能做的,除了焦急地关注、热切地企盼、诚心地祈祷,更可以从自己做起。媒体及时传递信息,固然职责所在。但如果能更多核实、查证,更多尺度、分寸,或许才能澄清事实、破除谣言。而在自媒体时代,每个人或许都需要有这样的媒体素养,尊重事实、尊重科学、尊重他人,正如人民日报法人微博的倡议:从我做起。 即便有失联,飞机仍是安全的交通工具。尊重生命,正可以此为契机进行安全普及。如何应对突发状况?如何尽可能自救救人?怎样配合航空安全工作?甚至仅仅是求证位置安全图靠不靠谱。这样,空姐要求乘客关掉手机时或许不会遭受这么多白眼,飞行前的安全须知录像也不会变成乘务员僵硬的表演、乘客百无聊赖的鸡肋。生产者更需谨记海恩法则,让煤矿不爆炸、列车不脱轨,让每一辆校车都满载欢笑安全行驶。 海子有句诗,“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20多个小时杳无音讯,让每个关注这一事件的人都感受生命的可贵。如果可以,给亲人发个短信、打个电话吧,一声简单的问候,蕴藏多少生命的信息。企盼奇迹,企盼239个鲜活的生命从阳光中归来。(舒天烈) |
关键词:马来西亚,航空,飞机,失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