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骑车的“知行”意义
“骑车是最环保、最节约的出行方式,在我任期内都会骑车来。”3月3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教授吴碧霞骑车15分钟,来到北京市会议中心报到,希望用行动吸引公众关注,加速大气污染治理的进程。 吴碧霞去年也是骑自行车参加两会的。不仅两会时间骑,平时上班也这样,骑车出行已是她的一种生活方式。据她透露,从她家到中央音乐学院大约6公里,骑车约40分钟,只要天气晴好、时间充裕,就会骑车上班。 骑车还是开车,因人而异,关乎公民自由,不应道德绑架,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骑车者比开车者拥有道德优势。但在“空气污染是目前最大的民生问题”的当下,身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吴碧霞希望用行动引起关注以加速治理空气污染,体现了一名代表的用心与担当。而公众对她这一个人选择也多给予了激赏,恰也说明绿色出行不乏民意基础,而公民对代表委员的绿色出行更有一种期待。 别小看骑车赴会的意义,也别忽略驾大排量车出行的“风险”。前不久北京市人大代表、房地产商潘石屹被网友“围殴”,就是因为网友发现,这位经常在微博上表达厌恶PM2.5、公开呼吁治理雾霾、被网友称作“环保卫士”的公众人物,开的汽车竟是5.7L大排量日本丰田SUV,于是揶揄这是边呼吁治理雾霾边“贡献”雾霾。 如果说代表委员在庙堂之上“以嘴议政”,那么在会外就需要“以脚议政”,这既体现在用脚思考、用脚调研,还体现在言行一致、知行合一。代表委员说什么,大家在听;代表委员做什么,大家在看。代表委员倡导什么,就应该先做到什么;不喜什么,就应该先不做什么。代表委员人人以身作则,民众便会见贤思齐。 “十面霾伏”,心肺之患,空气污染已是人民公敌。我们每每谈及雾霾,胸中怨气,不吐不快;坐议立谈,滔滔不绝,然而愿不愿少开一次车、少制造一点垃圾、少燃放一次烟花?言行之间,行胜于言,在抗霾的漫长征途中,我们“同呼吸,共奋斗”,早已结成命运共同体,一万次吐槽不如一次行动。环保,并不是苛求人人都骑自行车,每个人有权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但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从细节入手,从简单小事做起,我们的环境才能得到改善。 治理雾霾如此,抓其他工作也是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不要在层层表态、层层开会、层层造声势上做文章,而要在层层抓落实、层层抓解决问题上下功夫。目标确定了,任务明确了,就要咬定青山不放松,而不能抓一阵子松一阵子,热一阵子冷一阵子。“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不倦于行进,不惰于努力,再难的事也会有办法。(王石川) |
关键词:两会,代表委员,骑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