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 构建中华大地新“水网”
一条诠释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线: 东线COD平均浓度下降85%以上,中线丹江口水库水质保持Ⅱ类 南水北调,成败在水质。“南水北调会不会成污水北调?”这样的质疑声不断。 治污到底有多难?东线的南四湖最具代表性。山东省环保厅厅长张波介绍,入湖大小河流53条,上世纪90年代,大多入湖河流水质严重超标,有的甚至超标180倍。要让鱼虾绝迹的“死湖”变成清水走廊,这在世界治污史上没有先例,被称为“流域治污第一难”。 鄂竟平说,南水北调坚持“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千里“绿色长廊”。 在东线,“确保水质达Ⅲ类”——这一硬指标考验着沿线各地的智慧与决心。绝不让污水进入调水干线,江苏融节水、治污、生态保护为一体,重拳减排,“十一五”以来,累计关停沿线化工企业800多家。山东提出“治—用—保”理念,系统推进流域治污,在全国率先实施严于国家标准的地方性标准,取消行业污染排放“特权”。 东线治污逐步由工程治理向综合治理转变:给污水找“出路”,调水沿线实现了一个县至少一座污水处理厂、一座垃圾处理厂;创新生态补偿机制,自2010年起,江苏在调水沿线实施区域补偿;创新生态治理,山东在南四湖实施退耕还湿、退渔还湖,湿地面积达到15万亩。 在中线,为确保丹江口水库水质,国家安排投资70亿元,实施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从2008年开始,中央将水源区各县纳入中央财政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范围。丹江口库区十堰市,一次关闭134家黄姜加工企业,引进新项目提高了环保门槛;南阳市关闭了800多家污染企业,COD排放量减少75%以上。 十年治污,成效明显。最新监测显示,东线沿线河流COD平均浓度下降85%以上,氨氮平均浓度下降92%,自2012年11月以来,36个控制断面水质全部达到Ⅲ类水标准。中线丹江口水库水质继续保持在Ⅱ类。微山县留庄镇农民刘传平说,现在水清了,草绿了,对水质敏感的小银鱼、毛刀鱼又出现了。 南水北调不仅调来水,更“调”来生态文明的理念: 绿色转型、可持续发展渐成自觉。老工业基地徐州,加快转方式,162家企业开展清洁生产,产业结构由重变轻;山东调水沿线的草浆造纸企业减少65%,但纸产量却是原来的3.5倍,利税是原来的4倍。“东线治污非但没有限制发展,反而推动了转方式、调结构,实现了更高层次发展。”许多地方负责人说。 库区周边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陕西白河县实行退耕还林以后,一万多名群众从高山上搬到河边,从以前单纯种粮转变为现在的“桑、烟、菜、药”并举,村民邵义明说:“如今两口雨水窖完全能满足灌溉用水,收入差不多翻了一番。” 十年治污攻坚,南水北调成了流域治污的样本,为国家重点工程践行生态文明提供了借鉴。 |
关键词:南水北调,水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