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渤海潮>>时政经济

别让“冷衙门”成了常规监管盲区

http://www.hebei.com.cn 2013-12-27 09:59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深圳市2013年度绩效审计工作报告25日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林业专项资金等暴露出不少问题。比如宝安区补贴黄麻布社区“万村绿”建设资金40万元,该社区支出31.5万元用于购买2株樟树、1株秋枫绿化社区办公楼。(12月26日《南方都市报》)

  一棵树,十数万元,天价树早就激起无数民怨,可当地城管局表示,早前区绿委办曾调查过此事,未发现有违规情况存在。

  不管手续怎么合法,三重追问无可规避:一者,“万村绿”工程,说到底是环境补偿行为,它意图不在于“审美”,而在于穷尽底线的努力,呵护环境、恢复生态。二者,正如相关部门所言,“万村绿”工程本身就语焉不详,具体安排买什么树、买多少树,没有相对应的政策规定,又谈何没有违反规定?三者,手续齐全的三棵天价树,要不是专项审计盯上了,估计只会“低调奢华有内涵”地继续呼朋引伴下去。据说“经费由广东省林业部门下发”,那么,发钱的部门该不该把这笔绿化资金纳入常态监管的范畴?

  这些年来,审计盯得多的、民众关心得多的,往往是重点部门、关键科室,对于水务、林业这样的“冷衙门”,想当然地以为是“清水衙门”而缺乏监督。只是,无明确规定、无时间约束、无绩效考核,此类“三无”拨款可能遍及更多的“冷衙门”。事实上,这些容易被监督遗忘的角度,可能往往成为“问题”的重灾区:因为监督不足,所以弹性十足;因为明规则缺位,所以潜规则风生水起。

  专项审计揭露的问题越多越频仍,起码说明常态监督机制确有失灵。如何让更多“冷衙门”晾晒在审计监督之下,并严防审而不改、审而不责,也许这也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公共议题。(邓海建)

关键词:万村绿,建设资金,违规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芦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