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讹人”事件:真相可再究常识须坚守
9岁娃娃搀扶老人,却被老人称被娃娃撞倒,并要求赔偿医药费。事件拉锯5个多月后,日前,因敲诈勒索,公安机关给予了蒋婆婆和儿子相应处罚。23日,老人仍坚称自己是被小孩撞倒的,她觉得自己被冤枉,甚至赌咒:“如果我说了假话骗人,我全家死绝。”老人一家将申请复议。(11月23日《成都商报》) 真相需要不断地接近。对于“讹人”老妇不满处罚的态度,实在不必过于敏感:事情到底怎样,可以再调查,而且老人有权利去申请复议,她的权利依然应该得到保证。 而就算事情真相搞清楚了,两种情绪化的反应也可能随之产生。一种是个案影响认知。比如,因为个案的报道,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紧张的,在街头扶老太太是一件高风险的事。事实是,这样的事情只是个案,乐于助人的行为并不少,那些懂得感恩的老人也不少,不能因为个案,就认为乐于助人是一种得不偿失的冒险。如果是这样,个案就不是引起警示,而是引起恐慌。 另一种是,对个案选择性解读,拿个案来印证自己的片面想法。一些个案的出现支持了一种片面观点——好人是不能做的。于是,在这种片面的观点中,放弃了社会人的道德感和自觉性,甚至在没有任何风险的情况下也拒绝伸出援手。通过个案,找到了一个逃避责任,回避道德的理由。 其实,一个个案再反常也是个案。此时一些基本的常识更需要坚守。首先,任何个案讨论都应该以事实为基础。更多时候,细节真实可以得到保证,但整体真实却不够清晰,人们容易以偏概全,陷入个案的冲击中。这种事实上的缺失,容易造成思维的狭隘,容易让人们在判断时作出有偏差、有偏见的结论。 其次,任何个案都不该成为推翻道德常识的依据。这些常识可能在现实中遇到挑战,可能在个案中被颠覆,但这些常识的稳定性和确定性是必须得到承认的,须肯定常识的有效,号召人们以实际行动去坚持、捍卫常识。而不是兀自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并习惯于袖手旁观,毫不作为。 作为个案,“讹人”事件之所以被如此关注,是因为这个事件背后道德生态的堪忧。但即便如此,那些基本的常识也应被坚守:乐于助人的品格必须得到坚持。如此,在面对个案时,人们才能心平气和地讨论,而不是在个案的冲击中,丧失判断事情的理性。(李劭强) |
关键词:老人,撞倒,讹人,处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