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公务当成自便的借口
信用社领导被网友举报公车私用,每周回家都有专车接送,并配备了专职司机。网友在韶关市政府网络问政平台投诉后,被投诉信用社不仅不整改,还继续每周接送家住异地的领导,并称这一举动是为领导安全着想,也符合单位的有关规定。(《南方农村报》 8月27日) 中国的“公车私用”早就被民众习以为常,更多的民众在很长时间里都很实在地以为,干部的公务繁忙,不受时间地点的局限,而公务绝对不能被耽误,所以,公车可以“大行其道”。因此,公车在行驶中都受到普通人的本能退让。后来才发现,这种打着公务名义的车,经常出没在酒楼饭店甚至很多更加私人的场所,人们这才意识到,在公务的背后,是官员们以公务名义获取的个人生活便利,于是,对“公车私用”的监督开始进入视野。很遗憾,虽然当初有很多人提出解决办法,包括让公车挂上与私车明显不同的车牌,以此便于民众对“公车私用”的管理,但到目前为止,尚没有看到明确的落实,“公车私用”的监管似乎又无疾而终了。但是,类似的事情已经提醒民众,公务不能成为所有权力拥有者自谋便利的权力,这一点,在“干部门诊”的取消还是保留中也同样遇到。 “干部门诊”因为只接待够级别的干部,所以每天的门诊量有限,出干部门诊的医生也很清闲,其境况与排队几个小时,看病只有几分钟的普通门诊之间存在巨大反差。但即便病人不多,“干部门诊”也要固定地占有一定的医疗资源,这一点是最遭民众诟病的。 中央不断地提倡干部走基层,下到第一线,如果这些都只限于职务之内,一旦离开职务,作为普通的病人、普通的消费者,仍旧可以享受到“干部门诊”、“特需医疗”之类的便利甚至是特权,走基层就成了职务行为中的“走秀”,不触及到官员生活,不影响其切身利益,就很难让官员感同身受地从根本上重视,对“干部门诊”改革的更大价值在这里。 彻底取消“干部门诊”不现实,但是如果能够集中在每周的几天,甚至集中在几个医院,把节省下来的医疗资源支援到最需要医生的地方,在现有的医疗资源条件下,也许能给看病难帮一点忙。(佟彤) |
关键词:信用社,公车私用,干部门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