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渤海潮>>河北纸媒

防止女性腐败不如防止权力腐败

http://www.hebei.com.cn 2013-08-12 11:26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近日北京东城检察院调研显示,女性职务犯罪案件近年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中30岁以上的中青年女性职务犯罪约占总数的七成左右。检察官分析认为,这些中青年女性职务犯罪大多是共同犯罪,利用社会关系谋利特征明显,有半数以上利用了与某些男性公职人员的不正当关系。(8月11日中国网)

  对于腐败,各界人士研究都越来越深入。如前些年就有人研究出腐败“59岁现象”、“26岁现象”、“39岁现象”等。所谓26岁现象是指,年轻人刚踏上工作岗位后不久,稍微掌握了一丁点权,就用权变钱;所谓39岁现象是指,工作干了多年,有权了,但是却提拔无望,于是破罐子破摔,大肆捞钱;所谓59岁现象是指临近退休,信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趁在位之机捞上一把……现在有人研究出女性职务犯罪规律来。

  研究一个现象,应该能揭示出一个规律,有助于人们认清事物的本质,从而对工作有帮助。可是研究女性腐败对反腐败有什么帮助呢?女性职务犯罪案件近年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这就是一个规律吗?我认为女性职务犯罪案件近年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随着各地越来越重视女性干部的培养,越来越多的女性干部走上了重要岗位。

  所以,女性职务犯罪案件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不是女性职务犯罪规律,而是我们重视女性干部旁生出来的一个现象,如果我们重视使用40岁的干部,那么在当前防腐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也会出现40岁的干部职务犯罪增多的趋势。如果我们减少女性干部的使用,那么女性职务犯罪自然就会减少。这和女性干部就容易腐败没有多大关系,不能说是一个腐败的规律,最多只能说是一个表象。如果我们把表现当作问题的实质,那么我们反腐就会误入歧途,越反越腐。

  况且即使在性别腐败上研究出一些东西,恐怕对反腐的作用也不大。如在东城检察院查处的上述女性职务犯罪案中,介于30岁至50岁之间的有14人,约占女性职务犯罪嫌疑人总数的70%。这样的腐败恐怕男性上也是如此,并不是女性腐败独有的现象。我们总不至于30岁至50岁之间的女性腐败多,就禁止30岁至50岁之间的女性走上重要的岗位,等她们过了50岁或者不到30岁才上重要岗位,这根本不可能,因此,这样的研究对反腐败没有什么作用。

  现在一提到腐败,很多人就把账算在干部年轻上,算在要退休上,算在职务高低上,这显然是一个错误的认识。一个人走向腐败,与性别、年龄没有任何逻辑联系,将两者联系起来,这是牵强附会、混淆视听,故意制造眼球效应。

  腐败是不分年龄,不分岗位,不分职务大小,不分文化程度高低,不分性别的。最明显的就是,在干部职务上,从省部级到村干部,每年都有不少人落马。如果我们把腐败研究的重点放在性别、年龄上,我们的反腐败很可能就偏离方向。其实,与腐败最终对应的直接关系还是权力。

  所以研究女性腐败还不如研究权力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权力,一个人只要掌握了不受约束、不受监督的权力,那么无论是谁,无论是多少岁,无论是什么性别,无论具有多高的文化水平,都会容易发生腐败。只有研究防止权力腐败,看看权力的约束漏洞在哪,权力监督的薄弱处在什么地方,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恐怕才是我们反腐的正确渠道。除此而外,研究性别腐败,虽然有眼球效应,但反腐作用不会有多大。(肖华)

关键词:女性,腐败,权力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燕赵都市报
责任编辑:芦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