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面试”关,是个什么关
据重庆晨报昨日报道,去年3月,24位重庆江北区的群众代表就与35位区人大代表、20多位常委会组成人员一道,“面试”了30位江北区政府部门拟任行政“一把手”。在经过了供职陈述、群众“考核”的两关之后,常委会组成人员对拟任人员进行了无记名投票表决。30个拟任命干部全部通过任命。 一把手上任之前要过群众面试关,这算是走群众路线走出了新意。可是这一关到底是走走过场,还是把关甚严、过关不易?这里面的区别可就大了。 比如这24位群众代表,是怎么来的?是群众自己推举出来的,还是上面指定的?能在多大程度上代表群众?群众成了“面试”官,面试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在面试中,群众有多少发言权? 报道中说,部分群众代表对此回忆说:“以前我们对任命过程,还有任命哪个,都不了解,他们有些啥子工作打算,也不清楚。”而在当天的“面试”述职环节,拟上任的官员们一个个展开“施政演说”。供职陈述之后,在正式表决前,30位政府部门拟任人员还与人大代表、群众代表见面,回答代表和群众的提问。可以看到,群众以前对任命的干部长啥样、准备干什么都不甚了然,现在终于有机会面对面看一看、听一听了,这当然是一个进步。可是作为面试官,群众事实上基本还是坐在旁听席上,丝毫影响不了这30位干部的任命,他们百分之百地通过了任命,是不是也意味着百分之百的让参与面试的群众满意了呢? 长期以来,一些官员群众关系冷漠,对群众的生活毫不关心,很大程度上是只对上负责而无须对下负责的官员选拔体制造成的。假如在选拔、任命过程中,多让群众参与,多听听他们的意见,类似江西瑞昌女副市长这样的官员是不是会少些?也许在任命之前,群众确实也看不出什么来。想必每个拟任命的官员都会拍响自己的胸脯,给群众描述一番美好的图景。那么在他们就任一年后,听其言,观其行,再组织一场面试如何? 这些年,温州、武汉等地的官员年终电视问政搞得有声有色,是因为群众没有坐在旁观席上,他们的满意度直接关系着官员的考核,所以在他们的问题面前不少官员才会满头大汗。这才是真正的面试,当一个求职者坐在能决定他去留与否的面试官面前时,感到紧张才是正常反应。 群众的面试关,可以有,应该有,但千万别成为摆设。(董碧辉) |
关键词:江北区,群众,面试,一把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