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响亮的新词叫跨界
企业跨界务农,成功的最关键点就是必须发挥工业企业优势,彻底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过去不少涉农的工业企业最后走不远,教训都在于工业是工业,农业是农业,二者并没有真正融合。 搞IT的联想种起了蓝莓,此举在过去可能会被讥为“不务正业”,但当下却有一个响亮的新词叫跨界。 跨界这个词多少有点“新瓶装旧酒”,因为它和过去一个老词儿多元化颇类似,都是寻求主业以外的发展机会。略有不同的是,多元化战略,基本都不跳出工业这个圈子,比如,生产冰箱的搞起了电视机,甚至搞服装的干起了太阳能。而跨界则不同,往往直接从二产跳到一产或者三产,甚至跳到文化产业,跨度要大于多元化。 企业界对专业化发展还是多元化发展历来莫衷一是。对于今天更加大胆的跨界行为我们也很难贸然评判。但是笔者认为,联想跨界务农的大胆举动还是给我们以下三点启示。 首先,在制造业面临全面产能过剩的今天,企业寻求突围不妨胆子再大一点,思路更宽一点。 如果前些年企业寻求突围还可以靠多元化实现,今天则可能要靠跨界思维。比如最早的海尔靠冰箱起家,当冰箱的市场份额做到足够大,增长空间越来越有限的时候,海尔开始生产洗衣机和电视机。那时候靠多元化思路延长产品线尚可以找到新增长点,但二十几年的竞争下来,当几乎所有工业品不仅全面产能过剩,而且形成了几大寡头分割市场份额的情况下,再靠多元化延伸产品线扩张已经很难走通。所以,在当今这一经济背景下,企业不妨把目光从二产投向三产、一产包括文化产业,靠跨界寻求新的增长空间也不失为一种探索。 其次,农业可能会成为此轮跨界发展的新热土。纵观一些龙头企业的跨界行为,前些年更多集中在房地产和金融服务业,而最近几年却有把目光转向农牧业的趋势。比如在联想务农之前,丁磊已经开始了养猪事业。而今年以来,企业巨资投向种业和高端种植业的更是屡见不鲜。这说明农业这一最基础的产业可能正在成为新的投资洼地。 资本和企业青睐农业并非偶然,甚至可以说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以及农村劳动力进城步伐的加快,传统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农业生产需要进一步提升。而大企业、大资本进军农业,无疑会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 所以,如果说联想务农主观上是企业自身寻求突围,客观上则很可能会助力我国农业的产业升级。 最后,类似联想这类工业领域的领军企业跨界务农,成功的最关键点就是必须发挥工业企业优势,彻底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的生产和经营形态。过去不少涉农的工业企业最后走不远,教训都在于缺乏了改造和提升,工业是工业,农业是农业,二者并没有真正融合。 比如前些年奶业搞的很热闹的公司加农户模式,最后却并不成功的原因不是模式本身有问题,而是操作企业没有让企业化经营和管理的先进理念发挥作用,反而被农业生产分散、粗放的弊端所同化,最后导致奶源质量失控,甚至拖累了整个奶业的发展。 可见,企业跨界务农,如果只是简单的资本投入或原材料收购,而不提升传统农业,失败的概率可能大于成功。 当然,除联想务农以外,也还有非常好的例子。某退出烟草行业的企业家种植橙子,他仅仅把企业管理的一些简单办法用于管理农户,比如一棵橙树搞定额生产,多余的不收;保质保量提供产品的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领到年终奖等等,这些企业界司空见惯的做法却让当地果农感到新鲜,争先恐后地给他种高质量的橙子。然后他又用市场经营中最基础的品牌概念,给他种植的橙子打造了品牌。由于获得了品牌溢价,结果不仅他赚到了钱,给他种橙子的农民收入也高于原来直接卖给商贩挣得的钱。这种双赢可能才是工业跨界到农业成功的关键。 |
关键词:工业企业,农业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