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渤海潮>>时政经济

红河哈尼梯田申遗成功 应防止“开发式破坏”

http://www.hebei.com.cn 2013-06-24 10:51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紧随新疆天山之后,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至此,中国的世界遗产地数量增至45处,超过西班牙成为拥有世界遗产地数量第二多的国家,仅次于拥有48处世界遗产的意大利。(6月23日《西安晚报》)

  看起来45处已经不少了,但对照历史给我们的馈赠,其实并不多;反思这些年因为各种原因遭致的破坏,本可以更多;展望正在掀起的申遗热,一定会更多。守着如此之多、还会更多的世界遗产,如何最大地体现价值?摆在管理者眼前的挑战,其实并不比申遗轻松。

  在这方面,我们是有教训的。早在200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我国14处1994年前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项目》进行了监测。这14处遗产,多数都在保护与利用方面存在某些问题。敦煌莫高窟壁画的脱落,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的窘境,泰山周围环境的不和谐,孔府、孔庙以及孔林的被淹事件等,都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武陵源、九寨沟等自然遗产项目,也因游客过多面临被破坏的危险。

  设立世界遗产是为了保护,申遗更是为了保护。申遗成功之后发生的对遗产的破坏,是谁都不想看到的。这也提醒人们,在申遗成功后,防止大拆大建,防止“开发式破坏”,必须放在案头。

  说到底,这是保护和开发的问题。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倒也不能狭隘地一味拒绝开发。真的剥离了开发,彼时虽然少了游客的叨扰,但等待遗产的可能是“少人关心少人问”,甚至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揆诸史实,很多遗产都是因为无利可图而被抛弃被破坏。

  遗产保护是永远的进行时,怕的是偏离了申遗的目的,只有开发没有保护,甚至为了开发而去破坏。这几年每当申遗成功的消息传来,舆论的态度总是有着“欣喜的担心”,一方面既为申遗成功欣喜,另一方面也为遗产的未来担心。这正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申遗成功来之不易,永续保护更为不易。申遗的成功,意味着站到了一个新的起点上。如何克服利益冲动,更好保护遗产,这是一道现实考题。

  申遗的目的是保护,文化延续才是根本。历史对我们是厚爱的,每一份申遗文本都是中华文明精华的高度凝练。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表示,“申遗工作的完成,只是万里长征走完的第一步,更重要的工作还在后面。申遗的成功意味着责任的加大,肩上的担子更重了”。“申遗成功意味责任加大”,是多么的清醒,多么的可贵,这句话值得赞一个。

  文化延续丝毫不比申遗轻松,申遗成功只是一个开始。天山和哈尼梯田的申遗成功,是一件好事,但这更多指向过去。认识到肩头责任,勇敢担起责任,才能更好走向未来。(毛建国)

关键词:云南,梯田,文化遗产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西安晚报
责任编辑:芦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