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功论赏的人才奖励让人心服口服
获授权专利42项、两项成果被专家技术鉴定为“国际领先,填补国内空白”的郭献清,是广东(江门开平市)海鸿变压器有限公司总经理。近日,在江门市科技工作暨推动大型骨干企业发展会上,郭献清被授以第二届“江门侨乡杰出专家奖”,获得奖励50万元。自设立这个奖项以来,全江门市已有3人获得殊荣。 人才特别是优秀人才,是一个企业和地区发展的生产力和竞争力。实践证明,谁要超越常规发展,就要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成果,培育形成一批技术含量高的优质名牌产品。其中,造就一支创新人才团队和领军人物,是实现这梦想的关键。一些地区为了抢到优秀人才,不惜拿出重金奖住房、小车和“安家费”,甚至每个月都给予高额的人才津贴。多数以双本科文凭为起点,按照文凭的高低作为发放标准,从几万元到数十万元不等,对人才创业还给予一系列政策扶持。这些“真金白银”,确实可以让人才在经济上有实惠、在社会上有地位、在政治上有荣誉,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工作热情。 不过,这种以文凭和头衔高低来给予奖励的做法,不能让人心服口服。重奖人才演变成重奖文凭,着眼点放在了人才的过去学习,而不是其未来有无创新成果,有多大创新成果。这只是在称号上锦上添花,未必能推动人才创造好的业绩。因为获得重奖的人未必就能有新的重要成果回报,这对其他虽然文凭不高但有实绩和贡献的专业人才来说,也是不公平的。 对获得某种高级文凭或头衔的人重奖,其效应远不如重奖其创新成果。重实绩而不是招牌,谁有本事谁也可以拿,拿不到的也不会心存怨言。把奖励对象确定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带来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在全省乃至全国或在同行业、同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代表性的杰出专家人才,不但让获奖者拿得踏实,也对各行各业优秀人才是极大鼓舞。因此,给人才一个发挥才能的公平环境,其创造力才会被激发出来。 |
关键词:心服口服,优秀人才 |